一个卓越领导者一定善于驾驭危机,懂得化危为机。他们清楚地知道,危机是一件难得的礼物。任何组织在成长过程中,都会面临来自内部或外部的大风或小浪;任何个人在带领组织发展的过程中,都会面临艰难的取与舍。危机无处不在,考验无时不有。如何做一名卓越的领导以及迈向更高层级的六大法宝,使您在宦海浮沉中能够顺势而为,走向人生的巅峰。
我们常说,选拔企业领导要选拔德才兼备的领导者,必须把“德”作为选人用人的最基本条件,把“德才兼备、以德为本”作为重要原则,以德选人,选用道德高尚的人,在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黄老师看来,选用想干事、能干事、敢干事、能干成事的人。具体来说,有以下观点:
一、想干事。
1、勤政
在历史上,盛世君主的勤政都是出了名的。乾隆在即位之后,励精图治,勤于政事,每有奏报,立时批示,每夜必遭内侍出问,批衣坐待,动至达旦(《清鉴》)。唐朝在武则天之后,睿宗和中宗相继即位。但是,这两位皇帝受其母武则天的压抑太深,在当上皇帝之后,不仅性格软弱,对于帝国的政务并不关心。
这导致了睿宗和中宗时期,太平公主、安乐公主、韦后等人把持朝纲,掌管了帝国的大政。唐玄宗李隆基登基之后,一改睿宗和中宗倦于政事,大权旁落的作风,成为唐朝历史上少有的勤政皇帝。据记载,唐玄宗李隆基非常勤于政事,常常未明求衣,日昃忘食,天不明就起来穿衣,日头偏西了都不吃饭。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黄老师表示,历史上的其他盛世君主,诸如汉武帝、宋仁宗、宋英宗、明宣宗等等,都是被史学家赞誉的勤政皇帝。
曾国藩为官要诀,在乎一“勤”字。曾国藩早年戎马,书生治军,全靠一“勤”字诀。“公之在营也,未明即起,出巡营垒,阅操练,日中清理文卷,接见宾僚,以其余时披览书史,不使身心有顷刻之暇。尝称时局艰难,惟劳动心力者可以补救。前后数十年,治军治官,虽当困苦危险之际,以至功成名遂之时,不改其度焉”。曾国藩认为,为官者应有五勤,“五者皆到,无不尽之职矣”。
“一曰身勤:险远之路,身往验之;艰苦之境,身亲尝之。二曰眼勤:遇一人,必详细察看;接一文,必反复审阅。三曰手勤:易弃之物,随手收拾;易忘之事,随笔记载。四曰口勤:待同僚,则互相规劝,待下属,则再三训导。五曰心勤:精诚所至,金石亦开;苦思所积,鬼神迹通。”
纵观曾氏一生,“手眼俱到,心力交瘁,困知勉行,夜以继日”是对其最好的评价。曾国藩办事认真,心思缜密,后期更是位高权重,日理万机。他仅活了六十一岁,这与其长时间的超负荷工作有很大关系。曾国藩晚年右目失明,仍不愿假手他人,坚持亲手批阅公文,递折奏事。他还有写日记的习惯,一直记到临死前一天才罢笔,而此前的一周他已深受病痛折磨,舌头僵硬,口不能语。
曾国藩以“勤”为生命之快乐体验,指出“习劳则神钦”。“古之圣君贤相,盖无时不以勤劳自励。为一身计,则必操习技艺,磨练筋骨,困知勉行,操心危虑,而后可以增智慧而长才干;为天下计,则必己饥己溺,一夫不获,引为余辜。勤则寿,逸则夭。勤则有材而见用,逸则无劳而见弃;勤则博济斯民而神祗钦仰,逸则无补于人而神鬼不歆”。为把“勤”字诀传之后人,曾国藩将居住之所命名为“八本堂”,教育后人要戒骄戒惰。这八句话是:读书以训诂为本。诗文以声调为本。事亲以得欢心为本。养生以少恼怒为本。立身以不妄语为本。居家以不晏起为本。居官以不要钱为本。行军以不扰民为本。
曾国藩教导子弟“总以习劳苦为第一要义”。他多次提到:“吾家子侄辈,总以谦勤二字为主。戒傲戒惰,保家之道也”。“吾家现虽鼎盛,不可忘寒士家风味。吾则不忘蒋市街卖菜篮情景,弟则不可忘竹山凹施碑车风景。昔日苦况,安知异日不再尝之,自知谨慎矣”。“子弟力戒傲惰。戒傲,以不大声骂仆从为首;戒惰,以不晏起为首”。“世家子弟最易犯一奢字傲字。不必锦衣玉食而后谓之奢也,但使皮袍呢褂,俯拾即是,舆马什从,习惯为常,此即日趋于奢矣”。
2、逆商和胆商
想干事的领导者我接触过不少,基本都具备以下两个“商”——
(1)逆商
逆商AQ来自英文Adversity Quotient全称逆境商数,一般被译为挫折商或逆境商。它是指人们面对逆境时的反应方式,即面对挫折、摆脱困境和超越困难的能力。逆商——成功的前提,逆商即成功的前提。“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天下没有免费的午餐,上帝总是眷顾那些为了自己的梦想,持之以恒,在逆境中成长起来的人。
失败有时也是可怕的,因为,人在面对失败时,总是会产生众多的怀疑,不相信自己的方向是正确的。甚至会在失败面前,改变当初的想法,摇摆不定,停滞不前。最后,呈现出放弃,让理想夭折。如何去克服成功之路种种荆棘对我们的考验,战胜自己做个强者,只有在逆境中学会坚强、义无反顾、坚守真理的人,才能取得成功。因此,成功的前提是逆商。
(2)胆商
胆商(DQ):是一个人胆量、胆识、胆略的度量,体现了一种冒险精神。胆商高的人能够把握机会,凡是成功的商人、政客,都具有非凡胆略和魄力。无论是什么时代,没有敢于承担风险的胆略,都成不了气候。无论作为创业者、企业家或任何一个想要在事业上有所成就的人,都离不开三商能力,即智商、情商和胆商。
有一位哈佛大学的校长,在他的墙壁上挂着一块金属板,上面画了一只乌龟,旁边写着:“注意这只乌龟,它只有把脖子伸出来才能前进。”毫无疑问,乌龟伸出脖子是一种冒险行为,缩在它那坚硬的壳里才是最安全的。可是,不伸出头来就无法前进,不伸出头来就无法吃到食物,那么它最后只有死路一条。
在企业内部,越是基层领导越要提升“智商”;中层要提升“情商”;而高层领导者则应重在提升“胆商”。“胆商”的含义,就在于有胆识,有胆有谋,还要有成就企业家胆识的环境。在今天的商界,胆商更显示出其特有的作用,胆商就是胆识能力,即挑战、竞争和冒险的能力。对于一个想成就一番事业的人来说,胆识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甚至是起决定性作用的。
二、能干事
1、业务能力
领导要熟悉自己分管的工作业务,充分掌握工作运作情况,只有成为业务的行家里手,才能正确指导下属开展工作,避免出现“瞎指挥”、“错指挥”,给工作正常开展造成障碍。领导者要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业务能力,始终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恪尽职守、扎实工作,在业务能力上,企业领导要做到“四多四少”:多琢磨事,少琢磨人。多干实事,少说空话。多想别人,少想自己。多承担责任,少推卸责任。
2、协作能力
过去的那种“命令和控制”型的CEO很难在当今这种高度互联、合作的环境中生存。“协作型领导”的论调到处都是,所谓协作型领导是指那些情商高、拥有广泛人脉、通过向追随自己的人授权而不是根据组织结构图进行管理的人。管理大师Herminia Ibarra和Morten T.Hansen认为,这显然不是你父亲那个年代的CEO——那些希望成为协作型领导者的人需要全新的工具和技术。
如今,企业面临的各种挑战非常复杂,以至于个人或单个组织已经很难解决。要想得到一个长期有效的解决方案,不仅需要组织内部的协调,还需要组织与顾客、供应商、甚至竞争对手之间的协作。衡量21世纪商业领袖的最终标准是其能否创造卓越的绩效,在当今的商业社会,只要一个组织的大多数员工团结一致、授权充份、相互协作,其绩效一定可以超越那些等级森严的组织。习惯于发号施令的领导者也许能实现短期的绩效目标,但只有具备协作领导力的领导者才能激励整个组织将卓越贯穿于始终!
三、敢干事
1、责任感
什么是领导责任?著名领导力训练专家黄老师认为,领导的责任可以用八个字概括:完成任务,关心下属。科林-鲍威尔将军1986年在德国法兰克福指挥他的特种部队时,告诫他手下的将领们:“完成任务,呵护部队。这就是第一要务!”现在,我们企业中的领导者在承担职责时无须牺牲自己的生命。但是,所有领导者都必须遵循这条法则:将任务的完成和下属的利益置于个人之上。
在企业中,有一种现象见多不怪:某一件事做完了,工作成绩出来了,就有很多人过来,不管有参与的,还是在旁观的,都喜欢过来邀功请赏;有一个事故发生了,有的责任也清晰了,就是没有人敢出来承担责任,你推我卸,谁也不愿意跟这事扯上关系。实际上,员工的眼睛是雪亮的,时间证明是公平的。有些事情表面上你推卸了责任,但经过一段时间,真相总会露出水面。事情是怎样,大家都清楚。如果一个上司老是推卸责任,试问,还有谁乐意为他效劳呢?该团队也就成了不负责任的团队。
我从事企业管理工作十几年,对个别企业领导不负责任、不敢负责、不愿负责的现象和问题,深有感触。我认为,一个人只有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工作责任、家庭责任,才能踏踏实实做事,认认真真做人!有的学员就问了,在单位,站在第一排(负责),没说的,但就是养了小三,这样的领导算是负责任吗?我说,对家庭、对爱人不负责任,这样的领导不堪重任,也走不长远。
所以,领导安排工作要目标明、责任清,执行中遇到的困难帮助解决,出现问题领导要主动承担责任,你的员工会越干越想干、越干越敢干,甚至说跟着这样高素质的领导工作再苦再累也心甘情愿。有些领导遇事总是畏首畏脚、优柔寡断,究其原因就是没有看到别人看不到的事,思路不清,方向不明。企业领导要敢于承担责任,善于团结同志,关键时候要有顶天立地的勇气,才能有人跟着你干,用你个人的人格魅力形成领导团队的凝聚力,影响整个团队为事业发展而努力工作。
魄力人皆有之,但有大小之分,显隐之分,表现形式不同,收效差异很大。绝对没有魄力的人是没有的。一个人在关键时刻的大智大勇,往往来自其平素积月累的修炼。魄力需要广博的知识、敏锐的察、慎密的思维,需要明世事的经验与置生死于度外的胆豪。司马迁曾说过:“虎之犹豫,不若蜂虿之玫螫;骐骥之躅促,不如驽马之安步;孟贲之狐疑,不如痛夫之必至”,机遇总是稍纵即逝的,容不得半点踯躅。
一个人若是失去了魄力,也就意味着无端地放弃许多功的机遇,不仅会丧失“柳暗花明又一村”的奇景,而且会使自己的一生平平庸庸。黄老师认为,一个领导者,无远见卓识,消极被动,采取守势,遇事优柔寡断,不敢有所作为,缺少清醒估量形势之后的冒险,把自己锢在“保险箱”中,绝非是有为的领导者,是与魄力无缘的。
魄力正如人物个千姿百态一样在表现方式也是绚丽多彩、各具特色的,我们没有必要以一种固定的标准将魄力模式化。叱咤风云的刚之固然是魄力的表现,柔中有刚、绵里针、从容不迫化解各种矛盾又何尝不是魄力的内涵。《抱朴子》说:“咆哮者不必勇,淳淡者不必怯”。鲁莽使,急于求,绝对不是有魄力;心平和,从容周全也不应视为没魄力。
我们要知道,魄力不是鲁莽。诸葛一生惟谨慎,吕端大事不糊涂。一谈到“谨慎”二字,人们往往会将其同“开拓精神”对立起来,其实不然。纵观古今大事者,在其披荆斩棘的开拓进取中,恰恰与谨慎事分不开。诸葛亮辅佐刘备三分天下,在建功立业的开拓进取中,无不同其“惟谨慎”密切相关。可见,谨慎,并非优柔寡断的代名,而使深思熟虑使然,“惟谨慎”对“大事”至关重要。
魄力不是武断。刚愎自用,会使人在自以为是的雾中丧失理智,作出错误的决断,给事业带来惨重损失。魄力,并非是逞一时之勇,并非是表面的轰轰烈烈,而应是深谋远虑、百折不挠的不断壮大的内力。骄横武断是事业道路最大的天敌。楚汉相争的历史告诉我们,如果我们不注意平素“三省乎己”的慎独操守,如果我们不注意倾听那些用心良苦的“众家之言”,经常对客观形势进行冷静的分析,我们的所作所为便会事倍功半,甚至越搞越糟,已经取得的优势,也将每况愈下,甚至最终失去。
魄力不是霸道。魄力,并非要锋芒毕露,咄咄逼人。魄力的产生不是凭“形于”的张力,而要靠精华内蕴的“底”与绵里针的“灵机”。魄力,需要韬光养晦的修炼,需要谈笑自如的大家风范。《庄子》将“勇”即魄力,分为好几个层次:“夫行不避蛟龙者,渔夫之勇也;知穷之有命,知通之有时,临大难而不惧者,圣人之勇也。”最高境界的魄力是“圣人之勇”,即通晓自然,社会发展规律,善于掌握时机,通权达变,遇到危险而不畏惧,一言以蔽之。所以说,魄力是智慧和坚毅的结合。
魄力并非狂傲。“井底之蛙,断言无小”,是目光短浅的愚见。无论是什么人,若自居其功,自恃其才,往往会在自以为是的感觉之中步步陷于主观臆断的泥潭。三时的蜀将马谡,面对复杂的战局,不听副将屡屡苦劝,结果丢失街亭。而真正有魄力的领导并不是这样。中有句古话说得好:“至尊者至刚”。看一个人意志的强弱、胆略的大小,并非仅仅看其外在的表现形式,而常常要看他的心理承受能力。恃才、居功者遇事偏执狂傲,往往是因倚其才而其识,居其功而失其度,故而不知“山外青山楼外楼”,显得浮躁而可笑。张大千先生有副对联多少说出了其中的真谛:“人万能须放胆,事遇两可要平心。”
四、干成事
领导者业绩是指其在担任领导工作中取得的实绩、业绩。实绩、政绩,是领导者德、识、才等多方面知识和能力的综合体现,也是领导者素质的整体反映。而业绩说话,是当今领导者的通用语言——“领导和业绩是同义语”,这是美国工商奇才杰克韦尔奇的一句话,相信当今身处商海的人士都能掂量出这句话的分量。
正如《财富》杂志在评选一年一度“全球最受赞赏的公司”排名榜时,总是把业绩水平视为所有明星公司的核心要素。领导不仅要让企业再创辉煌,还在于他在领导的过程中,总结、创造出一整套行之有效的经营管理思想,为企业创造巨大的业绩和财富。因此,我们说:业绩——是检验工作的唯一标准!
一个企业的领导者,在某个工作岗位上如果既具有渊博的知识、丰富的经验、高超的技能,又具有驾驭全局、审时度势和果断决策并致力于实施的能力,这是令人钦佩的。但所有这些最终还必须用业绩来检验他的工作,用业绩来衡量他的功过。就领导而言,即使有开拓创新的远大志向,有较高的决策指挥才能,但如果不注意营造工作方法,业绩上不去,任何良好的愿望都可能化为泡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