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必你已经看过高考语文的作文题了。
你会怎么立意?涉及哪些知识点?哪一个题目让你印象深刻?
我们一起看看在2020高考作文题中,究竟隐藏着哪些管理知识点吧
全国卷 I
春秋时期,齐国的公子纠与公子小白争夺君位,管仲和鲍叔分别辅佐他们。管仲带兵阻击小白,用箭射中他的衣带钩,小白装死逃脱。后来小白即位为君,史称齐桓公。鲍叔对桓公说,要想成就霸王之业,非管仲不可。于是桓公重用管仲,鲍叔甘居其下,终成一代霸业。后人称颂齐桓公九合诸侯、一匡天下,为“春秋五霸”之首。孔子说:“桓公九合诸侯,不以兵车,管仲之力也。”司马迁说:“天下不多(称赞)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班级计划举行读书会,围绕上述材料展开讨论。齐桓公、管仲和鲍叔三人,你对哪个感触最深?
Analysis:
生活中经常出现这样的现象:
两个人之间有了矛盾,这时候,如果你想报复对方,就会加深对方对你的仇恨,有可能导致对方挖空心思加害于你;
如果你还不罢休,他就会更加恶毒地报复你。
在这个过程中,你心中的敌意越深,对方对你的报复可能就会越狠毒,直到两败俱伤。这样的现象延伸出来就是海格力斯效应。
公子小白没有纠结于差点死于管仲之手这件事,而是任人唯贤,最终成就了一番霸业。
全国Ⅱ卷
墨子说:“视人之国,若视其国;视人之家,若视其家;视人之身,若视其身。英国诗人约翰多恩说:“没有人是自成一体、与世隔绝的孤岛,每一个人都是广袤大陆的一部分。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同气连枝,共盼春来。”.... 2020年的春天,这些寄言印在国际社会援助中国的物资上,表达了世界人民对中国的支持。
“山和山不相遇,人和人要相逢。”“消失吧,黑夜! 黎明时我们将获胜!”.....这些话语印在中国援助其他国家的物资上,寄托着中国人民对世界的祝福。
“世界青年与社会发展论坛”邀请你作为中国青年代表参会,发表以“携手同一世界,青年共创未来”为主题的中文演讲。
Analysis:
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应该风雨同舟,荣辱与共,努力把我们生于斯、长于斯的这个星球建成一个和睦的大家庭,把世界各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变成现实。
当前国际形势基本特点是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样化和社会信息化。粮食安全、资源短缺、气候变化、网络攻击、人口爆炸、环境污染、疾病流行、跨国犯罪等全球非传统安全问题层出不穷,对国际秩序和人类生存都构成了严峻挑战。不论人们身处何国、信仰何如、是否愿意,实际上已经处在一个命运共同体中。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种价值观。
全国III卷
人们用眼睛看他人、看世界,却无法直接看到完整的自己。所以,在人生的旅程中,我们需要寻找各种“镜子”、不断绘制“自画像”来审视自我,尝试回答“我是怎样的人”“我想过怎样的生活”“ 我能做些什么”“如何生活得更有意义”等重要的问题。
毕业前,学校请你给即将入学的高一新生写一封信,主题是“如何为自己画好像”,与他们分享自己的感悟与思考。
Analysis:
找出自我是一个历史性的难题,举个例子,在高考结束之后,很多高考生可能都会陷入选择的迷茫之中,“我该去什么地方?”“我该报什么学校?”“我该读什么专业?”这种迷茫也被称为同一性混乱。
自我同一性回答的就是一个我是谁的问题。
我们的一生可能都在寻找自己的风格、特色,从、性格、情感、价值观出发,剖析自己究竟是个怎样的个体。
通过观察别人对自己行为的反应而形成自我,就是镜像效应现象。
北京卷
当今时代,我们每天都会面对各种各样的信息。其中有一条信息,或引发了你的感悟,或影响了你的生活,或令你振奋,或使你愧疚,或让你学会辨别真伪.....
请以“一条信息”为题,联系现实生活,展开联想或想象,写一篇记叙文。
Analysis:
我们接触到最多的信息,是手机上一刻不停地弹出的推送,是热搜上的一个个短语和短句。在网上搜索内容,出现在眼前的,是铺天盖地的软广硬广、低质内容。
信息过载描述的正是这样的感觉:当一个人接收到太多信息,过多的信息反而影响了他正常的理解和决策。更何况现如今,过载的信息大部分经常是无效的。
人们如果接收了太多信息,却无法有效地整合、组织及内化成自己需要的信息,最终会影响到自己的工作、生活以及人际关系。
江苏卷
同声相应,同气相求。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智能互联网时代,这种环绕更加紧密,这种塑造更加可感。你未来的样子,也许就开始于当下一次从心所欲的浏览,一串惺惺相惜的点赞,一回情不自禁的分享,一场突如其来的感动。
Analysis:
人们总是关注自己喜爱的人和事,久而久之,就会被同类信息所环绕、所塑造,“关注什么,就吸引什么”,这就是吸引力法则,当然,关注的事物包括想要的和不想要,这一事物就有可能会在你的生活中占大部分。
而如果我们只注意自己选择的东西和使自己愉悦的通讯领域,久而久之,会将自身桎梏于像蚕茧一般的“信息茧房”中。
在这个茧房里,一些意见相近的声音不断重复,并以夸张或其他扭曲形式重复,令处于相对封闭环境中的我们认为这些扭曲的故事就是事实的全部,这就是回音室效应。
上海卷
世上许多重要的转折是在意想不到时发生的,这是否意味着人对事物发展进程无能为力?
Analysis:
古语有云:“尽人事,听天命”。
对某些人来说,个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取决于个体在做这些事情时的努力程度,所以这种人相信自己能够对事情的发展与结果进行控制。此类人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内部,称为内控者。
对另外一些人,他们相信社会的安排,相信命运和机遇等因素决定了自己的状况,认为生活中多数事情的结果是个人不能控制的各种外部力量作用造成的,他们的控制点在个体的外部,称为外控者。
这就是控制点理论。
天津卷
“中国面孔”是全球热播纪录片里充满家国情怀的杜甫,是用中医药造福人类荣获诺贝尔奖的屠呦呦,是医务工作者厚重防护服下疲惫的笑脸,是快递小哥在寂静街巷里传送温暖的双手...也是用各种方式共同形塑“中国面孔”的你和我。
走过2020 年的春天,你对“中国面孔”又有什么新的思考和感悟?
Analysis:
塑造中国面孔,传递中国声音,让各种文化信息在时间和空间中流动、共享和互动。
跨文化传播既是一种古老的人类历史文化现象,更是现代人的一种生活方式和重要技能。
不仅关联不同文化的成员之间发生的信息传播与人际交往,还涉及人类社会中诸多文化要素的扩散、渗透和迁移。
究其实质,跨文化传播就是一种沟通和建立不同文化中人与人之间共存的关系的文化交往活动,或者说,是人类社会关系和社会交往的跨文化、跨区域的一种“延伸”过程。 浙江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人生坐标,也有对未来的美好期望。
家庭可能对我们有不同的预期,社会也可能会赋予我们别样的角色。
在不断变化的现实生活中,个人与家庭、社会之间的落差或错位难免会产生。
Analysis:
在戈夫曼拟剧论里,社会和人生是一个大舞台,社会成员作为这个大舞台上的表演者都十分关心自己如何在众多的观众面前塑造能被人接受的形象。
人们为了表演,可能会区分出前台和后台。前台是让观众看到并从中获得特定意义的表演场合;后台是为前台表演做准备、掩饰在前台不能表演的东西的场合。
人不能将前台行为应用于后台,也不能将后台行为应用于前台,而是应该在不同的场合表现出应有的行为,而其标准是社会的规范,即社会的角色行为的规定。
人们在社会生活中以不同的角色、在不同的场次进行表演,如果能够按照剧本表演就按剧本表演,当剧本不明确或不完整时就要随机应变,临时创作。
换句话说,当我们对自己的期待,和我们所拥有的社会角色产生落差的时候,就说明我们没有在当前的社会标准下,扮演好自己的社会角色。这时,我们应该调整自己的期待,或者突破老旧的社会常规,为自己的社会角色赋予新的意义。
新高考I卷
面对突发的新冠肺炎疫情,国家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果断采取防控措施,全国人民紧急行动。
人们居家隔离,取消出访和聚会;娱乐、体育场所关闭;政务服务网上办理;学校开学有序推迟;公共服务场所设置安全“一米线”。防疫拉开了人们的距离。
城乡社区干部、志愿者站岗值守,防疫消杀,送菜购药,缓解燃眉之急;医学专家实时在线,科学指导,增强抗疫信心;快递员顶风冒雨,在城市乡村奔波;司机夜以继日,保障物资运输;教师坚守岗位,网上传道授业;新闻工作者深入一线,传递温情和力量。抗疫密切了人们的联系。
Analysis:
社会学家罗伯特·帕克提出的社会距离,描述了不同的社会群体之间的心理距离在物理距离上的表现,是一种对个人和社会关系之间,亲密度等级的测量。
社会距离既是客观的,又可以由主观造成。在疫情期间,我们在公共场所保持1米距离,并不代表真正的社会距离,不是人们真的不再亲密了,而是一种更有社会责任感的考量。
不远不近的恰当合作关系,避免用人情挑战律法。
新高考II卷
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无论读书还是行路,我们都会与地名不期而遇。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Analysis:
有些地名很容易让你联想到这个地方的自然特征、风土民情、历史文化、著名人物等;有些地名会唤起你的某种记忆与情感,或许是一段难忘的故事,又或它对你有着特殊的意义。
像这种对特定对象的情感迁移到与该对象相关的人或事物上来的现象,就是移情效应,典型的表现就是“爱屋及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