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策略
导语:课堂管理是教学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有效地课堂管理不但可以约束学生的不规范行为,还可以促进学生主体作用的充分发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不但可以确保课堂教学效果,还可以促进学生个性发展与人格完善.有效地课堂管理不是靠僵硬的教条约束学生,而是运用先进的教育理论和方法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为课堂教学注入新的活力.
小学数学课堂管理策略
一、合理确定课堂管理目标
小学数学课堂的有效果管理的前提是课堂管理目标的合理制定.小学数学课堂的管理目标不是单一的,而是多维的.课堂管理目标需要和三个基本的教学目标相对应,即需要和数学学习的知识目标、能力目标和情感目标一一对应.知识目标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所应当掌握的知识,例如,经验性知识、规律性知识以及原理性知识等;能力目标是学生通过课堂学习所应当掌握的学习策略、方法和技能等;
情感目标是学生通过课堂科学所应当形成的态度、情感和价值观等.例如,在教授“圆的面积时”教师首先需要让学生掌握圆的直径、半径等知识点,接着引导学生掌握面积计算公式,进而鼓励学生运用所学的知识和技能去解决日常生活中关于圆的面积的计算问题。
教学管理需要整合这三个目标,确保教学活动的开展能够始终围绕着这三个目标.确定了课堂管理的总体目标后,教师应当细化课堂管理目标,根据学生的.兴趣灵活制定教学管理目标.在制定子目标时,应当注意采用鼓舞、唤醒、激励或调动等方式尽可能的激发学习的课堂参与动机.教师应当在规范性目标的基础上,合理制定促进下目标;可以采用师生共同制定课堂管理目标的方法,营造和谐的课堂氛围.
二、采用适当的引导方法
教师是课堂有效管理的实施者,教师的适当引导在实现课堂有效管理目标上发挥着关键的作用,教师应当为学生创造更多的参与到课堂活动中来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在合作交流与自主探索中认识、掌握数学知识、方法、思想和技能.在小学数学课堂上,如果将学生比喻成汽车,那么教师就是“路标”、“路引”,教师的职责就是将学生正确的引入“高速公路”,防止学生走“岔道”.为了实施有效地引导策略,教师就需要深入了解学生,掌握学生现阶段学习情况,确定学生的探索起点,从而确定学生的最近发展区。
教师需要在教学的过程中引导学生进行数学思考,提炼数学学习方法;需要进行组织课堂教学知识架构,引导学生合理建构自身的知识结构,促进新知识的有效内化;需要采用小组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等模式,引导学生互相沟通交流,互相促进,共同进步.
三、实施合作学习管理
课堂合作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应用较为广泛.实施合作学习管理的基础是合理分组.教师需要根据学生的爱好、知识水平、能力以及性格等情况,将学生划分为若干个学习小组.在分组时,可以考虑将性格内容、自信心不足、基础较差的学生安排在成绩较好、有耐心的小组,以优秀生带动一般生.分组完毕后,需要选择好小组组长,以分担教师的课堂管理负担。
在小组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当放手,但不可以放任.教师不可以干预学生思考,但也不能袖手旁观;不可以一味的灌输知识,而是需要引导学生掌握获取知识的技能.在合作学习中,教师应当尽量营造平等、民主的心理环境,信任、尊重的互助环境,富裕、充足的时空环境,诚恳、真挚的激励环境,根据课堂教学计划,合理安排合作学习任务,使得课堂活动能够活而不乱。
例如,在教授“圆周长的计算”时,教师可以将学生分成四人小组,引导学生先用细绳、直尺和圆片测量出圆的直径和周长.然后让学会进行小组讨论“圆的直径和周长的关系”,“圆周长的计算公式”.此时,教师需要注意加强小组合作指导,引导学生注意倾听小组成员的发言,注意交流、讨论,敢于表达自己的想法与观点;应当引导学生进行合理的归纳.
四、优化课堂管理评价体系
有效地课堂管理离不开多元化的评价体系.多元化评价是对学生知识技能、方法过程、态度情感的综合评价,能够更系统、更全面的评价学生,能够最大限度的发挥评价的促进作用.采用多元化评价,将评价焦点从学习知识的掌握转移为学习参与状态、情绪状态、能力提升等方面,有效地把握了数学课堂教学中学生的变化、发展过程.多元化评价不但关注探究结论,还关注得出结论的过程,能够充分激发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此外,教师还应当注意运用评价手段,培养学生专注倾听的习惯,促进学生认真听讲.
总之,小学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需要以有效的课堂管理为基础.在日常的教学中,小学数学教师可以综合采用合理确定课堂管理目标、采用适当的引导方法、实施合作学习管理以及优化课堂管理评价体系等课堂管理策略,规范学生课堂行为,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促进课堂教学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而确保数学教学目标的实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