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班级管理小妙招-心得分享

班级管理小妙招-心得分享

导语:班级管理小妙招_心得分享。一名优秀的教师应具备高尚的情操、渊博的知识、精湛的技艺以及多种教学方法,保证良好的课堂纪律以实现课堂教学的顺利进行,取得预期的效果。那么,如何管理好课堂纪律,实现教学的良性循环?首先要做的就是充分了解自己的班级、了解各类学生的特点。

班级管理小妙招_心得分享

一、约法三章

二、暗示法

良好课堂纪律的维护有一部分是通过教师有效的行为暗示来完成的。

有时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一直捣乱,教师多次采取相应措施均无效,可暂时不管他。继续讲好自己的课,待课后再找他了解情况,询问其原因,并对症下药,做好其思想工作。若还不行,可与家长配合,万不可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来对付一个或两个这样的学生

有时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一直捣乱,教师多次采取相应措施均无效,可暂时不管他。继续讲好自己的课,待课后再找他了解情况,询问其原因,并对症下药,做好其思想工作。若还不行,可与家长配合,万不可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来对付一个或两个这样的学生

1表情

当上课铃响后,大部分学生还在吵闹,老师要站在教室门口,严肃地巡视学生,当学生看到你“脸色”不对时,会迅速安静下来。

2目光

长时间的扫视整个教室,与每个学生的眼神对视,这样的固定视线会使很多人不安,学生常会避开老师的目光,因为他们已经知道教师正看着他们。长时间的凝视可以给学生传达这样的信息:我知道而且已经掌握了整个教室的情况,这种肢体语言能进一步预防学生的不良行为,并通过脸部表情来表达对学生行为的赞同或反对。

3动作

教师在教室站立的位置、步行的方向、移动的速度等都会传达给学生一定的警示信息。良好、自信的姿态能散发出教师的魄力。有影响力的老师即使在疲倦或有烦恼时也会腰杆挺直,精力旺盛地走路。

4语音语调

通过教师音调的高低、声音的大小,学生能分辨出教师是否在强调重点,或是在个别提醒,又或是情绪交流等,这不仅对课堂中沉闷的学习氛围有积极的调节作用,还能对于一些不遵守课堂纪律的学生起到提醒和暗示作用。

5提问

当教师发现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不注意听讲,或者和别的同学讲话、捣乱时,可以突然向他提一个刚刚讲过的问题,只要注意听一定能回答出来,但也要有一定的难度。这可引起该学生的重视,使之不敢再捣乱下去。一般来说,这样的学生答不上来,此时,万不可讽刺、挖苦他,否则会起负作用。

6沉默

当遇到学生根本就不看你,或者他的座位距离你太远等等情况时,你可以暂停讲课,当学生会发觉是自身原因使老师讲课中断,并且遭到班集体无声的谴责时,便会觉得内心羞愧。

三、课后处理

有时有些学生在课堂上一直捣乱,教师多次采取相应措施均无效,可暂时不管他。继续讲好自己的课,待课后再找他了解情况,询问其原因,并对症下药。若还不行,可与家长配合,万不可在课堂上花费大量时间来对付一个或两个这样的学生

四、直接批评法

暗示法对有一些学生起不到任何作用,当他们的行为已经影响到他人的学习或教师的教学时,教师就必须批评教育,直接指出他的错误,要求其改正。批评时,教师要注意语言要得体,不要伤害到学生的自尊心。还有极个别的学生,老师批评时会狡辩,甚至无理顶撞,对于这类学生,要给予必要的惩罚,否则以后在课堂上他会更加得意忘形,甚至还会 “带动”一部分学生跟着违纪。

班级管理小妙招_心得分享

一、 帮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

要培养幼儿良好的生活习惯,首先得让幼儿形成正确的概念,了解什么是良好的生活习惯。小小班幼儿年龄小,对于许多生活习惯的正确与否没有准确的概念。对于幼儿的不良行为,教师不能简单地加以指责,而应正确地讲解、示范,使幼儿形成正确概念,有一个可模仿的榜样,让幼儿在看看做做中主动、自觉地学习。如,在刚开学初,很多幼儿都不会轻拿轻放小椅子,推着小椅子到处跑的现象处处可见,坐的时候也常常把小椅子翘起来或不停地摇晃。针对这一现象,我在一次起床后与幼儿进行了一次谈话。我对大家说:“中午小朋友睡觉的时候,老师听到教室里有谁在哭,我找啊找,原来是小椅子,小椅子为什么哭呢?它告诉我,小朋友不爱护它,用两只手推着它跑,坐的时候翘起它的两条腿,还晃来晃去的,弄疼了它。小椅子都不愿和小朋友做好朋友了,怎么办?”小朋友都说:“我们不推小椅子了……”“我们不翘椅子了。”我说:“那好吧,如果小朋友想和小椅子做好朋友,就请大家像老师这样做。”我给小朋友们做了示范,并详细讲解了怎样双手拿椅子,怎样轻轻放椅子,然后,请全班小朋友一起练习。小朋友们都模仿着我的样子,轻拿轻放小椅子。此后,推椅子的现象明显减少了,“哐当哐当”晃小椅子的声音也听不到了,如果有谁偶尔忘记了,立刻就会有别的小朋友提醒他改正。

二、在游戏中学习

幼儿喜欢在有趣的活动中接受教育,而游戏则是对幼儿进行生活习惯教育的良好手段。如在开学初,我组织幼儿玩“配对”的游戏。请幼儿在一套图片中找出自己喜欢的图片,然后再拿着这张图片到茶杯架前,找出与小图片完全一样的标记。此时,我就告诉幼儿:“好宝宝,你找到了自己的小杯子,这张漂亮的小图片就送给你。”这样一来,小朋友们很快就认识了自己的小杯子了。经过一段时间的强化,我把标记换成名字,小朋友也能找到自己的杯子了。

三、遵循循序渐进原则

小小班常规要求应从孩子的年龄特点出发,分阶段提出。例如,刚入园时,要求幼儿知道自己的毛巾、茶杯、书包等物品的位置;过了一段时间后,可要求幼儿根据老师的指令完成认任务,会拿茶杯喝水,会自己吃饭等;接着要求幼儿养成良好的入睡习惯,按规则参加游戏或集体活动等;还有一个是让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初步学会基本的自理能力,如穿衣、脱衣、洗手、洗脸等。

四、提供充分的观摩和实践机会

幼儿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尤其是小小班幼儿更是以直觉行动思维为重点。所以,在进行常规教育时要让幼儿直接参与。例如:给幼儿园示范讲解洗手,往往让幼儿难以习得正确的洗手方法,究其因是因为幼儿的思维还处于直觉行动思维,枯燥的讲解,幼儿难以接受。因此,我们可以分批带幼儿进入盥洗室,让幼儿实地观察洗手的地方,有水龙头,肥皂,毛巾,然后老师亲自具体示范,让幼儿看到具体洗手步骤和方法,便于幼儿的掌握。

此外,孩子习得洗手、洗脸等日常常规之后,要在一日生活中不断提供反复实践的机会,逐渐形成一系列正确的行为方式,并在反复的实践中得到强化,进而逐步养成良好的班级常规。

五、巧妙地运用文学作品

我班幼儿很喜欢听故事念儿歌,在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生活习惯的过程中,可以巧妙地运用这一形式。比如说,在去排队做操时,我先让幼儿念儿歌:“你不推,我不挤,一个跟着一个走。老师走,我也走,老师停,我也停。”这样小朋友在不知不觉中根据儿歌的引导学会了一个跟着一个走。

六、善于抓住时机,注重随机教育

有许多良好的生活习惯是在日常生活中随时随地习得的。有一次,我请小朋友入厕,发现三个小朋友争执起来,仔细询问后了解到,原来某某小朋友没有排队,硬挤到坐厕上,差点把他们两个挤摔交了。于是,我就在集体活动时,请小朋友先来说说谁对谁不对,应该怎么办。并让大家知道上厕所应该排队,如果挤挤来挤去容易发生危险。在安排幼儿座位时,通常是排马蹄形位子,但是幼儿经常为了椅子发生矛盾,不是你挤我,就是我挤你,针对这样的现象,可以在地板上用线做上相应的标志,固定幼儿椅子的位置,便与幼儿放好椅子。地上的线可以给孩子暗示,而小小班幼儿正是最容易受暗示的……如此的常规避免了许多不必要的矛盾,实践证明效果是比较好的。

七、坚持一致性和持久性

在进行常规训练的时候,老师和保育员的要求要保持一致,切忌有不同的做法。如,你教的洗手是冲干净就行,可另一位教师却教的是冲干净后,甩三下,拿自己的毛巾打开擦干后挂好再离开。两种教法,你说孩子该听谁的?所以事前老师要沟通好,达成一致的教学目标与规则,这样,孩子的常规教育就可以在日常生活中慢慢渗透,从而形成良好的生活习惯。

另外,常规教育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在短时间内不会有太大的成效,你只要坚持就会成功!如果你自己都放弃,那孩子也都会放弃了。如果你坚持,到了中、大班,孩子已经形成一定的行为习惯,每个过渡环节都可以轻松带过。

八、榜样示范作用

对于小小班幼儿来说,表扬与鼓励常常是达到教育目的的最有效的方法。而同伴间的影响力对幼儿的发展也具有不可估量的作用。例如:当小朋友把玩具弄得满地都是时,大声斥责是起不了多大效果的,而这时你轻轻地说一声:“我来看看哪些小朋友最乖,能把地上玩具捡干净。”然后再表扬几个正在拣玩具的小朋友,那么,地上的玩具会在顷刻间被拣的干干净净。结合幼儿的这一特点,我在班上设置了“乖宝宝”专栏,把小朋友的照片贴在花朵里,用不同的形象来表示小朋友不同方面的进步。如笑脸表示能高高兴兴上幼儿园,小苹果表示能好好吃饭,五角星表示安静入睡。这样,不但记录了幼儿的表现,同时还鼓励小朋友争做乖宝宝,努力遵守各项活动常规。

九、语言简洁、规范,富有情趣

教师在向小小孩子讲解规则和要求时,应特别注重语言简洁、规范,富有情趣。

首先,讲给孩子听的话,应该是孩子一听就能明白的,尤其是一边示范一边讲解,效果会更好。语言、动作和思维相结合,是这个年龄阶段孩子的特点。一次提的要求和规则不能太多、太杂,应突出重点,语速相对慢些。

其次,教师应尽量让自己的语言富有情趣。要用富有童趣的"口吻讲解各种要求和规则,把要求和规则游戏化、趣味化、情景化。如培养孩子喝完水后把被子放回茶杯架的习惯时,教师就组织孩子玩“送茶杯回家”的游戏。每次喝完水后,让孩子愉快的将茶杯送回家。

十、充分利用家长资源

幼儿一旦形成了好的生活习惯以后,还需要不断地巩固、强化。我们常常遇到这样的情况:孩子在幼儿园里能够保持良好的生活习惯,但是一回到家里就完全变成了另一模样。要改变这种状况,就需要重视家长工作,巩固良好的生活习惯。如,教师可以帮家长掌握一些科学的教育方法,在家园联系园地中提出幼儿生活习惯的目标要求,及请家长配合的内容,让家长了解幼儿园对孩子的要求。在家庭中请家长保持和幼儿园一致的要求,做到家园同步,使孩子良好的生活习惯得以巩固。

班级管理小妙招_心得分享

第一招“连骗带哄”。

什么“比一比”、“学一学”这些看似极为幼稚的教育方法,对于喜欢戴高帽子的小孩子来说,还是非常管用的。吃饭、排队、纪律、作业、打扫卫生等方面都能用一用。孩子们特别在乎老师的评价,所以一听到老师说哪个小朋友什么做得特别好,为了得到老师的表扬,他们也立刻会学样。例如,看到他们放学后打扫卫生特别磨蹭,有时还边打扫边玩。我就想了个法儿:进行劳动分工,每人打扫一组,比一比哪个小朋友这组打扫得最干净,速度最快。虽然奖品只是一个“红苹果”,但孩子们的卫生工作的积极性明显高多了。现在每天的卫生工作搞得既好又快。

第二招,冷处理。

有人说,“老师最需要的是耐心。”这话一点不错。特别是面对一群天真无邪,犯了错还一脸无辜的孩子们,一年级的老师真不能少了这份耐心。常规教育,安全活动一而再,再而三强调,下课前一分钟才又重复一遍,可一下课,老师刚转身,他们又迅速飞奔向操场,舒活起筋骨来,即使连平时最内向,看似默默无闻的小孩子都喜欢追啊跑啊。好动是孩子的天性,校园中少了这些欢声笑语,就少了蓬勃的朝气。可有时,一个不小心,上课时带进教室的就不是满头大汗,可能是闪着泪花的小脸蛋或是蹭破了皮的小胳膊小手,让人又气又恼又怜。若老师大动肝火,骂一顿,孩子觉着委屈,效果未必多大,复原了,继续活蹦乱跳。对于这样的事老师不能置之不理,可也不能总是牵着不放手,关键还是要孩子自己形成活动的安全意识。发生这样的事情,老师会关切地问一下肇事者和当事人怎么回事,但绝不过分关注。让学生自己回想怎么会发生这样的事,怎样就不会发生,同时让其他小朋友注意,但不大惊小怪。几次下来,孩子们知道可以玩,但知道该怎么注意着去玩。尽管有时还有磕磕碰碰,但明显少了。

第三招“课间交谈”。

低年级的孩子特别喜欢和老师亲近,一下课就凑到老师身边来了。问各种各样奇怪的问题,甚至老师外形的稍稍变化,也会引起他们与你的交流话题。他们几乎什么话都愿意和老师说,自己喜欢什么,做了什么,甚至自己的小秘密,这是老师了解学生,和学生沟通的最佳时机。老师在了解了学生的想法、心里特征后对学生的教育就更有针对性。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班级管理小妙招心得分享  妙招  妙招词条  班级  班级词条  心得  心得词条  分享  分享词条  管理  管理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