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个电商九个亏。要想不亏,就要多刷单。以至于业内却流传“十个淘宝九个刷”、“刷单是找死,不刷是等死”等说法。在这样的经商氛围中,他们该怎么办呢?
日前去杭州出差,偶得半天空隙,自强学堂微群堂主邀我去与80后、90后电商对话。这是个有吸引力的群体。可直到沙龙开始前,我不知道要说什么。或许,正是放空了自己,才让一场交流呈现出不可思议的结果。
年轻人更知道时间的价值。当我把话筒递给他们,一个个火辣辣的问题就跑出来了。一位电商说,同行们都在“刷单”,他的员工也在悄悄刷单。他内心很纠 结。十个电商九个亏。要想不亏,就要多刷单。以至于业内却流传“十个淘宝九个刷”、“刷单是找死,不刷是等死”等说法。在这样的经商氛围中,他们该怎么办 呢?
刷单虚夸销量,属欺诈消费者的行为,也被各大电商平台禁止。这个问题很微妙,很忌讳从道德高地上给予简单回应。我把问题推给了40个与会者。
一个80后坦诚自己也刷单。但他把握一个前提:产品顶顶好。在产品优质的前提下,刷单是不得不为之的正当行为,不然劣币就驱逐良币了。他的话引发了不少人的共鸣。
另一个80后站起来说,他理解刷单的纠结,并非善恶就能了断。他此前曾在阿里巴巴[微博]做过小二。有个小二工作不久,就开上几十万的车,把钥匙往他兜里一放就走了。后来,终究东窗事发,自己断了自己的后路。他现在坚持不刷单。刷单,有可能形成习惯,毒害了团队,涣散了团队。他又举了几个因刷单走上不归路的电商案例。
很快,形成了两个阵营,谁也说服不了谁。这时,我记起了让稻盛和夫悟道的一棵柿子树的故事。于是我讲了这个故事。
稻盛和夫在初中时当孩子头,喽啰们都很巴结。一次,一个小喽啰说他爷爷请稻盛他们去他家吃柿子。稻盛嫌他家远,挥手拒绝了。小喽啰又说了第二次,再 拒绝。小喽啰又说了第三次,稻盛看他和他的爷爷这么恳切,就带着7、8个孩子放学后去他家饱餐了一顿柿子。谁知,第二天一早那个同学的爷爷就到学校里问罪 了,说稻盛和夫带人糟蹋了他家的柿子树。面对这种窘况,一个后来成为经营之圣的人会怎么做呢?你设身处地把自己真切的意愿带进去又会怎么做呢?
这个看似不着边的故事,引发了小伙伴们极大好奇。场面一下活跃起来。他们一个个设身处地,要把当年稻盛的行为和心理给挖出来:稻盛没有责任,可当面 解释清楚;稻盛是头头,会直接承担下来;稻盛会保护那个被爷爷吓蒙了的喽啰;稻盛会发动伙伴做义工赔偿爷爷的损失;稻盛会去义务植树……
这些答案,不是我真正想要的。人对客观世界的认知,人对自己的认知,取决于思维的发展。思维的发展,就是不断反思、不断反省的结果。形成这样的习 惯,时间一久,无形中你会觉察自己的思维能力扩大了,能摆脱一些主观情绪和主观好恶,可以从主观走出来,从客观来观察事物,就会有了一些自由度。人世间的 是是非非,让人总有一种冲动,遇事总要辩个明白。而实际上万事万物就是天地流转的结果链。如何跳出是非纠缠,而进入更深更广层面去思索?
我强调,故事的结局,一定与电商“刷单”有关。这个小故事,既然能给稻盛和夫后来成为经营之圣以无限的启迪,也一定可以挖出真正可以为我所用的决策方法。
一位90后站起来说,刷单和柿子树都是个决策原点问题!嗯,能一下子抓住这“决策原点”,很不简单。他很好地解析了刷单背后的利得心,只是还没能解 析出稻盛和夫的心路历程。可见,只从概念、理念出发把握住的决策原点,还不见得牢靠,还不可能为你迷茫纠结时的决策提供原点指导。
80后、90后们有足够的耐心,围绕着这个问题发挥他们的奇思妙想。后来我强调,如果说的不到位有浪费时间之嫌,就要让我踹一脚。后生们依然挡不住 的探索热。有几位结合切身体验说,刷单涉及电商行业的生态。出现如此现象,还是产品不过硬。如果产品不过硬,或去找到最好的产品,或把次等的产品淘汰掉, 或转行做好产品的国际贸易等等。
问题是,到底坚守什么决策原点?最后,我揭开了谜底:稻盛和夫承担下了“糟蹋柿子树”的责任。因为两个问题抓住了他。第一,人性真复杂,嘴上说的与 心里想的可以全然不一样。这对他以后把握人性的脉搏,有很多警示。第二,这纯粹是我的错!我为什么不站在同学爷爷的角度思考问题呢?我一年到头侍弄好的柿 子树,我愿意别人来糟蹋吗?这些柿子是要分送给亲朋好友的呀!这么简单的道理,我为什么想不到呢?我为什么遇到事总是自以为是以地判断所有事呢?我为什么 不能换位思考呢?我为什么不问问自己,我愿意柿子树被糟蹋了吗?我为什么不问问,“作为人何谓正确?”而当人们为生存的本能牵引着时,就没办法找到真北。 正是以此为决策原点,稻盛和夫一手打造了两家世界级500强,并且在80岁高龄,又凭借这个原点,拯救了命悬一线的日航!
这个下午,80后、90后电商们真切地体验到内在思维抽丝剥茧般的进化,也真正明白刷单的决策原点就是错的。原点错误,一遇风雨,大厦就很容易倾覆。这真是一次难忘的“闻思修”!看着一张张喜悦兴奋的脸,我心里安宁,舒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