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暑期来临,社会上出现各种培训班、辅导班、夏令营。一些不法分子和非正规的培训机构也开始浑水摸鱼,采取各种不正当手段诱骗学生和家长上当。
目前,常见的培训陷阱分别是:
培训费用没准谱。为了招揽生源,有些培训机构与学生家长约定了较低的培训费用,但在培训过程中以各种理由增加费用,多数学生家长只能无奈缴费。
师资力量无保证。一些培训机构往往在招生广告中宣称由“名师授课”、“专家指导”,但在实际培训时,前来授课的往往是普通老师,有些甚至是没有获得相应资质的社会闲散人员。
培训场地不合格。有些培训机构实力弱小,教学场地简陋,设备简单,有的甚至将培训地点设在自己家里;有的培训机构凡进必收,不断有新的学员插入,导致小班变中班、中班变大班,培训场地拥挤不堪。
强制兜售培训资料。有些培训机构在培训过程中,强行向学生兜售不需要或不合适的培训资料,以获取更多钱财,如果学生不买,就以影响培训效果来推脱教学责任。
法官提示
针对暑期培训的各种陷阱和风险,法官提示家长在选择培训机构时一定要理性谨慎。
第一,核查培训机构的资质,主要是核查培训机构有无民政部门颁发的《民办非企业登记证书》、教育主管部门审批颁发的《社会力量办学许可证》和物价部门颁发的《收费许可证》。
第二,详细了解教学质量情况,主要是查看培训场地和设备是否合格,询问有关培训教师的相关情况,仔细了解培训班的教学方法、时间和成果等细节;要与培训机构签订明确的培训合同,书面约定广告宣称的名师、课程设置等重要承诺,并明确约定不得另行收费,并将违约责任写入合同。
第三,要保留维权证据,注意收集和保存培训机构派发的招生简章、宣传单,家长和学生在报名缴费后,一定要向培训机构索要正式发票,一旦发生纠纷,可作为维权所需的有效证据。
第四,敢于维护自身合法权益,一旦发现上当受骗,不可忍让自认倒霉,应及时向工商行政管理部门、教育行政主管部门、消费者权益保护协会等有关部门举报或投诉,或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赔偿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