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怎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怎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通用5篇)

导语:动手操作的能力,是一种潜在的能力,这就好比一朵盛开的花,真正供给其养分的是它的根。这个根就是动手操作的能力。因此,我们要重视孩子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为孩子提供触摸、摆弄、拆装等动手的机会,让孩子通过动手去摸索、发现、探究,为培育出美丽的创新之花,扎实地做好“培根”工作。

怎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篇1

一、在有趣的活动中,通过游戏、发现、探索等方法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一般来说,学习是枯燥的,将枯燥的知识技能巧妙地融合在游戏中,最能培养其动手能力。游戏的内容要丰富有趣,吸引幼儿参与活动,鼓励他们动手。

我在进行《手指谣》这一语言活动中就运用了手指游戏,让幼儿探索手指手影造型等,还运用平面偶游戏让幼儿创编手偶故事等,还有在分解和组合的数学活动中,我设置了多个游戏活动。

如:让孩子们自己动手分玩具,分篮子装“鸭蛋”等,自己记录分解的结果。在数学活动课《美美的新家》中模拟帮美美动手设计新家的游戏。这些活动都充分利用了游戏激发幼儿活动兴趣。当然游戏适合与各种活动中例如,堆积木。

堆积木看起来是一个简单的游戏,但幼儿玩起来毫不厌烦。因为这些玩具有着无穷的组合和变化,给孩子提供充分的想象空间。又如,搓、捏橡皮泥的活动,也是孩子们所喜欢的。橡皮泥在他们的小手摆弄下,可以变成千姿百态的小人和小动物。这些室内游戏活动,让幼儿手脑并用,动手操作能力自然提高很快。室外活动时,可开展玩沙游戏,幼儿可以在沙里盖房子,设计公园、大楼,挖隧道开火车等。在游戏中,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动手能力,还培养了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

还比如:在其他活动中,我运用游戏的形式,让幼儿进行创造性地表演,从而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在语言活动中我让幼儿也以游戏的形式扮演春天、夏天、秋天、冬天的雨滴或雪花,启发幼儿发现四季的变化,想象春天的春雨,夏天的大雷雨,秋天的绵绵细雨,冬天的雪花,模拟各种动作,创作不同季节的雪花或雨滴,激发了孩子们创造能力和创新意识,他们创编时很积极,又由于以游戏的形式进行,他们能在宽松、和谐、愉快的情景中进行创造,使他们的动手能力、创造能力都得到很大的发展。

二、让幼儿通过动手去探索、发现、感知各种知识结构,在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同时培养幼儿的思维能力。

幼儿准备充分的操作材料,创设生动的情景让幼儿动手动脑。

幼儿准备操作材料是培养幼儿动手能力的很重要的环节。在大班美术课《制作手提袋》中,我给幼儿准备了卡纸、胶棒、剪刀、水彩笔、手工纸等操作材料,让幼儿在活动中可以大胆想象、充分发挥,因为材料准备充分,孩子们创作空间就大,不但锻炼了幼儿的小手还锻炼了幼儿的大脑,激发了他们创作潜能,发展了孩子的思维。

在科学课《沉与浮》中,我准备了许多可操作的学具材料,让幼儿观察然后再让孩子们大胆猜想哪些物体沉哪些物体浮,然后动手实验,再归纳总结,一堂生动的科学课在孩子们欢声笑语中结束了,孩子们认识了沉浮的同时也经历了自己动手实验的过程。

在生动欢快的氛围中,在优美愉悦的情境中,在充分的操作材料前,孩子们自然而然的就想做、想说、想动手,又何尝还怕幼儿的注意力不集中?害怕孩子们没有活动的激情?

三、抓住任何一个可操作的契机,让幼儿的手动起来。

1、有意的创造契机,让幼儿动手。

在大班的在手工特色活动中,我让孩子们捻纸绳,用纸绳粘贴各种图案。我让孩子们把皱纹纸捻成小纸团,然后粘贴在用墨汁吹好的梅花树干上,结果做出来的梅花栩栩如生。这些活动都需要孩子们认真细致的动手完成,作品才能美观,精彩。

我还设计让孩子们玩撕纸游戏和种子贴画游戏。这两项活动更是需要小手的准确、协调、细致。当孩子们做出来的作品,小螃蟹、小鸭子、梅花鹿、桃花、小猫等等展现在展板上,孩子们动手的同时更加体会到的是成功的喜悦。

我还把印有人物、家具、房屋、汽车、动物、风景之类的各种图画剪成几块,让孩子练习将其拼成一幅完整的图画。在拼拼玩玩中,孩子们动手的同时,又发展了孩子们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还可以把用过的药瓶、酱菜瓶、调料瓶等收集起来洗净,然后将瓶子与瓶盖一一分开,让孩子给每个瓶子盖上相应的盖子。孩子在尝试盖盖子、旋转盖子的过程中,既能发展手的动作和手眼协调能力,还可获得大小、松紧等概念。

孩子提供纸、笔,让孩子任意涂画;然后要求孩子用左手在纸上接住某一物体,如墨水瓶、本子、碗、碟子、硬币等,右手拿笔沿着物体外围画描出轮廓。这可锻炼孩子的手部肌肉。

2、无意的发现契机,让幼儿动手。

例如有的孩子鞋带开了,去找老师,我们做老师的如果单纯的帮孩子系上鞋带,那就失去了一个教育孩子自己动手的契机,我们不如教给孩子如何系鞋带,让他自己去尝试操作。还比如:每天放学孩子都要穿好脱掉的外衣,我们教师最好别包办代替,教给孩子如何穿衣,如何系扣子,孩子的小手在穿衣、系鞋带这些简单的活动中得到了锻炼。

生活中类似的事情很多,有句话说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场!抓住任何一教育契机,让孩子学会生活、学会学习。

心理学研究证明,四到七岁幼儿富于幻想,创造萌芽开始绽露,如在这一时期能让幼儿通过自身的操作,手脑并用,不仅使手部小肌肉能协调发展,促进左、右脑细胞的活动,同时也对开发幼儿的创造力起到了良好的作用。

因此,作为一个幼儿教师在领导幼儿的一日活动中,设计让幼儿动手,动脑富有创造性的探索活动,是现代化教育的需要,是当前大力开展以德育为核心的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它满足了幼儿好奇心、求知欲、兴趣和需要,从而培养幼儿的自信心、积极的情感和良好的个性,使幼儿各方面的能力在更大程度上取得发展和提高,成为未来合格的人才。

怎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篇2

一、活动目标:

1、学习利用各种方法表现螃蟹的主要特征。

2、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动手能力。

二、活动准备:

大螃蟹数只、各种不同的螃蟹图片、背景音乐磁带

绘画材料(油画棒、各色彩纸、颜料、橡皮泥等等)

三、活动过程:

(一)、引起兴趣

老师:今天我给你们带来了一位朋友。(螃蟹)

老师带上螃蟹头饰:嘿嘿,我是螃蟹爸爸,瞧我长得多神气。今天我把我的孩子也带来了,请你们仔细看看我的孩子长得什么样。

(二)、幼儿观察、寻找特征

螃蟹有一个身体、八条腿、两个大钳子,走起路来横着爬。

请你来学学螃蟹走路的样子。(幼儿一起模仿,请个别幼儿来表演)

(三)、幼儿操作

出示图片:照相馆里的叔叔给我的孩子拍了许多好看的照片,请你们看。(幼儿进行观察讨论,各种不同的螃蟹的特征,个别幼儿进行讲述)你们会给我的孩子拍照片吗?我们一起来试试看,比一比哪个小朋友拍的照片最好看。

幼儿自选分组操作,教师进行指导,要求幼儿尽量表现出螃蟹的主要特征,同时注意画面的整洁。

准备材料:

①蜡笔画(记号笔、油画棒、绘画纸)

②粘贴画(各种不同形状的彩纸做螃蟹身体、细长条的做螃蟹腿、浆糊、棉签、抹布等)

③泥工(各种不同颜色的橡皮泥)

④拓印(纸板制作的螃蟹若干只、调好的各色颜料数盆)

四、结束活动

你们给螃蟹宝宝拍的照片真好看,螃蟹爸爸也想和大家一起照张照

幼儿分组与螃蟹爸爸合影。

怎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篇3

动手能力,是一种能运用简单的技能进行制作活动的能力。

美术教育作为促进幼儿智力发展和培养各种能力的重要手段,已为人们普遍认识和重视。剪纸艺术除了装饰性强、廉价、操作简便以外,它对儿童的教育功能尤其独特。其一,任何种类的绘画都是人作画纸不动,而民间剪纸必须把纸转起来,不转就剪不下来,可以锻炼孩子们的造型能力及空间方位知觉;其二,孩子们画画,常常是边画边想,随机丰富画面,而剪纸必须事先想好布局,不然就会剪断,这可以锻炼孩子们统筹安排的思维能力,而且剪纸难以修改,要求剪纸的人既要大胆果断,又要耐心细致;其三,剪纸不画直接剪,要想临摹比较困难,自由发挥反而相对容易,有利于培养想象力、创造力;其四,剪纸活动在锻炼手眼协调能力、左右手协调能力以及小肌肉精细动作方面的作用更是显而易见。由于在剪纸艺术中积淀了中华民族的古老文明,且具有上述多种教育功能,为此,我们以剪纸活动为突破口,对幼儿进行动手能力的培养。同时,我们进行剪纸活动的实践的目的,是让幼儿逐步了解民间剪纸艺术的基本技能、基本方法,并进行综合应用,不仅培养了孩子的动手能力,还培养孩子的独创性,从而促进孩子整体审美能力的提高。

要想使剪纸成为幼儿表达内心世界的载体,成为与人交流的一百种语言之一,首先必须让幼儿熟悉剪刀、纸张,掌握最基本的技能。于是,我们将剪纸时手的动作分解为手握剪刀、手指的开合、手指开合加手腕动作、再加左手动作配合,然后再将剪纸形象的线条分解为直线、折线、曲线、螺旋线,两方面结合,并考虑了儿童情趣。

实验方法

本课题的研究,采用“抽样调查法”、“跟踪法”、分析研究法、“总结法”、“实验法”等有机结合,运用教育调查、系统分析、改革创新、总结研究等形式进行实验。

抽样调查法:从调查对象的总体范围中抽取部分对象作调查,获得丰富的原始材料。

个案跟踪法:对个别对象进行同一阶段或分阶段的跟踪,研究从调查研究个别对象在不同阶段或同一阶段不同层次幼儿的情况的变化以获得更好的研究信息。

行动研究法:把行动和研究结合起来,对课题的有关情况和问题充分了解,认真思考,允许有变化和调整去适应实践中不断变化的情况,以达到对某个目标的系统研究。

总结法:将研究内容,过程加以归纳,进行综述。

在本月的教研活动中,我们主要引导

幼儿创造性的学习剪纸的技能,教授一些基本的必要的剪纸技能。因此制订剪纸计划时,根据幼儿的身心发展出发,由浅入深,由易到难,有目的、有系统、循序渐进地不断提出新的要求,使幼儿逐渐提高剪纸技能和审美观。在剪纸活动中,我们教给幼儿剪纸的基本方法,同时把创造的余地留给孩子

需要幼儿掌握剪纸的技能包括:剪(目测剪直线、曲线、折线、沿线剪、镂空剪等)刻、撕、挖、刮等方法,而每一种又备有由易到难的多个层次,可供不同水平的幼儿自选,其难度的增加符合孩子的最近发展区,可在多次重复中得到提高。但无论是成人或是幼儿,技能的熟悉、掌握是通过引导逐步形成的,尤其是幼儿,技能的掌握更是需要具体、形象的方式。刚开始实施剪纸教学的中班幼儿,对于剪纸,只会无目的地随意把一张纸进行操作,这时去要求他们创造出一幅完美的作品,显然是不符合幼儿的年龄特点和实际水平的。

例如:本月要求幼儿掌握的技能是目测剪直线。在小班的基础上,中班幼儿已具有一定的观察力及手眼动作的协调性和辨别左右的方位能力,在注意力、记忆力、想象力等方面也有了较大的发展,对剪纸的技巧有了初步的经验。幼儿的创作题材来源于生活经验和意象的积累,因此我们选择生活中幼儿熟悉的内容,作为剪纸内容。于是我们设计了剪薯条、剪灯笼等课程,让幼儿逐渐地由无目的、无意识地剪转入有目的地剪纸。

目测剪直线的教学方法

以示范讲解法为主。此方法是一种常用的手法,通过教师用比幼儿大三、四倍的示范纸,准确熟练的示范和讲述,让每位幼儿都看清剪纸的方法技巧,在这个过程中,还可根据具体情况将示范步骤、内容等设题提问,从中使重点、难点和关键性问题迎刃而解,又减少了个别辅导的负担。这种方法较适合在不同年龄段幼儿系列剪纸教学中使用,在开展某一系列新授课时用此方法效果较好。

建立幼儿动手能力和创造力的观察记录和幼儿活动个案

本课题本着对幼儿动手能力“心中有数”的目的,通过观察、记录,依据幼儿实际发展水平,调整阶段目标、组织正式和非正式活动,使动手能力培养真正落实在每位幼儿身上。活动后以幼儿参与兴趣、教师指导、幼儿技能掌握情况、创作作品为依据,观察每个幼儿在活动中的发展状况,做好记录。并以图表形式进行表示,文字归纳分析。教师的分析可以是针对个别幼儿的,也可以是针对小组幼儿的。在观察、了解、分析的基础上,教师对活动内容的选取、教学方法的改进、指导形式等作适当调整。另外从观察记录表中,还可以看出幼儿参与活动的情况,教师采取何种方法引导幼儿参与活动,幼儿依据教师所教授的方法操作的效果。对于不成功的幼儿,教师采用鼓励和引导

幼儿讨论成功和不成功的原因。帮助其思考,促进他们进一步参与活动。

建立幼儿活动的个案

通过对幼儿在活动中行为、语言、表情,以及教师指导都如实的用文字记述,对幼儿在活动的典型事例形成个案,为教师更好地总结、研究提供现实依据,更有利于教师从从实际出发调整活动、创设更适宜幼儿发展的环境。通过对幼儿的即时观察与记录,根据每个幼儿所表现出来的发展水平与发展差异,教师作进一步的指导与分析,从而帮助每个幼儿得以最大的发展。

同时,我们发现剪纸作品还可以在幼儿日常生活中运用,例如:薯条可以进行游戏活动;灯笼可以美化环境。在趣味操作中,不仅发展了幼儿动手操作能力,还能发展幼儿的思维,启迪幼儿智慧。

阶段性成果:

1、提高了幼儿剪纸的兴趣。

幼儿掌握了一定的技能,就能自由地选择自己喜爱的物体进行剪纸,由于这是幼儿自己所选择的,则必然会抱着认真的态度去主动地探索,克服一定的困难去完成,每当完成一件作品时,他们就感到十分

高兴,真正体验到了成功的快乐,也为下一次的剪纸增添了内驱力。

2、提高了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

剪纸要求幼儿在掌握了各种技能的基础上,自己开动脑筋,克服困难,剪出各种不同的其它物体,每一件作品,往往需要幼儿经过多次实践,反复推敲才能成功,在多次操作中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培养。

3、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养成了良好的做事习惯。

在剪纸过程中,培养了幼儿的规则意识,使他们明白做事必须按顺序进行。要想剪出一幅令人满意的作品,必须要按先后顺序一步一步的进行,否则就会失败。幼儿通过反复实践,逐渐在练习中增强了规则意识,

怎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篇4

(一)准备充足的材料是幼儿动手做活动的前提

《纲要》中指出要“充分利用自然环境和社区的教育资源,扩展幼儿的生活和学习空间”,自然环境中的材料是动手动活动的物质基础,丰富的材料可以增加幼儿的选择性,可以帮助幼儿挖掘内在的创造性。所以在组织幼儿进行活动之前教师必须为幼儿提供足够的自然材料和废旧材料,如:泥、沙子、瓜果种子、树叶、石子、报纸、绳子等材料,当然这些材料必须是安全和卫生的,并且是在幼儿的使用能力范围之内的。

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特点,教师要选择那些贴近幼儿生活,幼儿看得到的、用得到的、能理解的内容作为动手做的活动内容,因此在选择材料上也应格外注意。材料的种类有很,有软的、有硬的、有光滑的、有粗糙的、有厚的、有薄的等等。教师在为幼儿选择材料时不仅要注重材料的安全卫生,种类是否齐全还要注意所选的这些材料是否符大班幼儿的年龄的特点,幼儿是否能够理解、操作这些材料,更重要的是这些材料能不能调动幼儿的积极性。如:大班幼儿还处于基础技能的练习阶段,他们更多的是需要动手撕、剪、折、贴等技能的训练,故为他们准备的材料可以由小到大、由软到硬,活动的过程是循序渐进的,另外准备的材料不宜太多,只需保证有足够的量即可。

(二)增强趣味性,吸引幼儿主动参与到活动中去

兴趣是幼儿学习技能的内在动力,幼儿在兴趣的作用下必定会收到预期的活动效果,所以把激发幼儿的兴趣作为切入点,会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1.根据大班幼儿的年龄选择适合他们的动手活动内容

教师在思考如何激发幼儿的兴趣让他们乐于参与此活动的同时也应考虑要根据幼儿的年龄特点来选择适合他们的动手活动内容。由于幼儿年龄的差距也使他们在动手能力上有一定的差距,选择的.内容要贴近幼儿的生活又不能让他们觉得有高难度,这样会使他们失去耐心和信心,但是也不能太过于简单,这样他们会很容易满足没有成就感,因此选择难度适宜、靠近幼儿最近发展区的内容是十分必要的。教师要在充分了解幼儿能力的基础上,制定本班动手做活动的内容和时间安排计划,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同时兼顾季节对材料的影响,操作的难度也应尽量做到“让幼儿跳一跳就能摘到桃子”。每一种自然物和废旧材料在小、中、大阶段均可采用,如:纸杯,大班我们只要求在原有形状的基础上均匀的剪成长条,再加上不同程度和方向的卷曲制作太阳、小鸟、狮子、娃娃……

2.为幼儿的活动创设情境,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让幼儿由被动变主动

幼儿不如成人,成人有很好的自控力,在学习时能够很好的控制自己的情绪会自主的学习。而幼儿处于好玩好动的年龄,他们的学习效率深受他们情绪的影响。因此,在活动开展之前我们创设了和主题相同的情境,激发幼儿学习兴趣,引起幼儿动手操作的欲望。幼儿从小班到大班操作的技能技巧需要一个由浅入深的过程,幼儿的基本技能在小班处于基础的练习期,枯燥机械的动作会使幼儿失去的兴趣和耐心,根据大班幼儿的这些特点,我们安排了主题:《我请娃娃吃东西》,(要求先将纸剪或撕碎再搓成一粒粒米,或剪粗细均匀的面条、汤圆等),在练习前我们会在闲趣饼干盒的两边贴上眼睛,挖出一个大嘴巴,然后对幼儿说:“纸盒娃娃肚子饿了,怎么办?我们一起来给纸盒娃娃做饭,好吗?”,幼儿在家一般担任的是被照顾的角色,在幼儿园发现居然有需要他们帮助的对象——纸盒娃娃,十分开心,很快便十分有兴趣地练习开了。

在操作的过程当中教师需要不断地用和情境吻合的语言提醒幼儿, “粗细长短一样的面条,既好看,又好吃、纸盒娃娃一定很喜欢”“你平时喜欢吃什么,就给纸盒娃娃也做点……”这样的要求提得很自然很随意,幼儿既能听懂又能接受,而且会主动的选择材料练习做油条、饼、饺子,虽然他们的成品不是很美观,但是他们在整个制作过程都很有兴趣,坚持的时间也较长,还会一边练习一边说“娃娃你吃饱了吗?再吃点,”“我的面条又细又长,一定很好吃;”“娃娃,我给你做八宝粥……”就这样幼儿技能便在设定的情境中得到了较快的进步,并逐渐了解了各种材料的特性,为以后的制作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三)鼓励幼儿将自己的想法大胆动手做出来,发展创造力

动手能力是一种操作技能,它是通过一系列的精细动作构成的,是一种有目的性的动作。它包括动作的准确性、敏捷性、力量性、连贯性和协调性等,而模仿是幼儿的一个十分突出的特点,幼儿的学习都是从模仿开始的,但是模仿不是唯一,仅仅让幼儿模仿是不能培养出创新人才的,因此,如何激发幼儿创新的意识是一个十分重要的问题。我们要鼓励幼儿大胆地想象,更鼓励他们大胆地带着想法去实践,通过实验验证。只有当幼儿带着自己的,或是借鉴同伴的想法去制作,想与做合一,在实践中检验和调整想法,才能真正达到以脑带动手,以手推动脑,手脑结合,促进创造力的发展,从而最终完成与别人不同的作品,拥有一种成就感,为幼儿在再次的活动中的表现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在这个过程中,幼儿为了完成自己的想法,达到目的需要全神贯注,需要边干边思考,有许多的想法不一定就能实现,或是仅依靠自己的力量能实现,但她们会去努力,会寻求同伴合作和老师的帮助,体验到合作的力量,集体的智慧。材料是动手之前便要选择好的,幼儿会去比较,斟酌或是议论,然后决定采用何种材料,需要什么样的制作工具,操作中,她们也常有灵机一动,如:一幼儿带着用纸杯做章鱼的想法制作时,剪断好几根,这只章鱼是失败了,但他就着这个失败的材料,却动脑筋做出了一只四条腿的小乌龟,虽然这与幼儿原来的目标不相一致,但也是体现了动手又动脑,也是一种创新。幼儿的想法在实施中受到挫折是常见的事情,我们要给予及时的鼓励和帮助,支持他们继续尝试,如教师可以说“我们来试试这样做可不可以?如果……”之类的语言,或是在一些较困难的技术问题上为他们提供必要的技术帮助,协助她们完成,避免幼儿遭受失败的挫折,保证他们获得创造的满足,但不能让她们遇到困难就退缩,要有信心,一次不行做第二次,第三次……这种材料不行换一种再试,在反反复复的修改制作中,幼儿不仅操作技能提高了,思维也会逐渐变得灵活起来。

(四)为幼儿的活动提供充足的时间

孩子充分的时间是孩子心灵深处的真正需求。一般情况下,十几二十分钟的时间不能让孩子充分游戏。所以,虽然很多幼儿园在一日流程上都会以二十分钟左右为一个时间段,但这仅仅是以孩子注意力能集中的时间来定的,而不是孩子自主游戏需要的时间来定的。所以,这是不尊重孩子的,孩子在动手的过程中如果被一次一次的打断,会大大打击孩子自己动手的积极性。而且若是因为时间的原因,结束幼儿正在进行的活动,对幼儿的成长也是不利的。试想想,如果在活动中没有安排充分的时间,如果孩子们仍在准备中还没有进行到游戏的最后时老师就要求结束,那孩子们在兴致高涨时会心甘情愿地放下手中的材料吗?我认为是不会的,严重的还会当时闹情绪。有些孩子不会闹,但是难道他们的心里一定会不别扭?谁注意孩子们在一次又一次地不被满足后会留下什么?情绪和心理问题都不是具象的实物,容易被忽略。因而在动手的过程中为幼儿提供充足的时间至关重要。

总之,幼儿动手能力的培养要注意多方面的问题,对于幼儿的手工操作一定要遵循的原则是由易到难, 循序渐进,不要急于求成, 看到孩子进步及时表扬, 鼓励为主。注重激发幼儿的兴趣,发展幼儿的创造力,培养幼儿自己的事情自己做的良好习惯, 让他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这些都需要老师善于观察,耐心等待,悉心指导,从而使得幼儿的动手能力得到提高,促进幼儿智力、创造力等多方面的全面发展。

怎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篇5

今晚是豆豆升小班后的第一个家长会,很荣幸将于爸爸妈妈们分享交流孩子动手能力培养的心得体会,其实要说育儿经验,我也还处在摸爬滚打中磕得鼻青脸肿的阶段,其他爸爸妈妈肯定都比我丰富,今晚不才,就班门弄斧下,和大家分享下我的一些心得体会。

一、耐心的陪伴

在智能手机横行,低头一族遍地的当下,很多家庭可能都会出现人手一机各自嗨,咫尺天涯互不睬的现象,甚至小朋友也深陷这个怪相,忙着打游戏,看视频,不亦乐乎。其实,我觉得,有些幼儿App固然能让孩子们学到很多东西,但爸爸妈妈的陪伴更有益于孩子身心的健康成长。昨天,和单位同事聊起课余时间孩子在家里玩什么,我说我们家基本不看电视、不看手机,有时候我们看个短信,豆豆还会及时提醒:眼睛会近视的,不要看。同事说,那不是很无聊啊,这个残酷的规矩肯定是我订的。这都用上“残酷”这个形容词了,幸好是亲妈。其实,要说我们家的节目,每天都很丰富的,就缺时间不够用。画画、拼图、做手工;运动、积木、讲故事;有时候讲到一个有趣的故事,我们还自编自演来个情景剧,我想,我们家豆豆对“快乐的时间总是短暂的”这句话最有发言权,因为每晚半个小时的“故事时间”后,上床睡觉总是磨磨蹭蹭,依依不舍。所以,即使再忙,也多给孩子一点耐心的陪伴吧,不经意间,聪慧的孩子们会从爸爸妈妈身上学到很多很多你想不到的东西。正如成长总是不经意的。

二、安静的等待

有一个词说得好,“静待花开”,我觉得等待孩子的进步就该怀着这种心情。豆豆从小就喜欢拼图,从2片的到100片,从平面的到立体的,我们家的拼图是换了一茬又一茬。由于图片数量太多,有时豆豆一时找不到她想要的,就会向我求救,当然,即使看到了,我也不会直接告诉她,最多给点提示,比如:根据连接处的图案、颜色去找吧,然后,就是等待,即使过程再长。有时候,遇到吃饭的点,为了赶时间,外婆会急着帮她找出来,一般我都会制止,因为我觉得这会阻碍孩子思维的拓展,无形中增加她对独自解决困难的惰性和畏惧。在一旁安静地等待,也是另一种对孩子的肯定。

三、温暖的鼓励

和豆豆一起玩折纸,鉴于我自己也不太理解虚线、实线之间的转换、折叠,我会坦诚地告诉豆豆,这个妈妈也不太会,但我们可以根据书上的提示图案一起学习,把小方纸变成可爱的动物。豆豆不太喜欢我帮忙,每一个折痕她都要叠,有些难度较大,涉及到空间转换,她也仍会一丝不苟地模仿我的动作自己去摸索,看着她一遍一遍捣腾,最后还是不成形,濒临放弃,我会及时告诉她,我们家豆豆自己的小作品自己做,不需要妈妈的帮忙,很棒,等爸爸回来,我一定要告诉他。得到肯定和鼓励后,豆豆又笑弯了眼睛,“妈妈,我自己会叠的”。有时候,尽管她也想把边边角角对整齐,但还是会参差不齐,虽然最后的作品没有我做得精致,但不失为憨态可掬,甚至,叠着叠着,会演变成另外一个事物,让人忍俊不禁,这时,我也会给她一个大拇指肯定她,“妈妈怎么想不到这样也能叠呢,还是豆豆的小脑袋聪明。”看着她到处展示作品可爱的嘚瑟样,心里满满的欣慰。

四、执着的坚持

我一直觉得豆豆在家的自我服务能力有待提高,学校里会自己吃饭,穿鞋,但在家里自己动手的意识就比较薄弱,依赖性较大。可能之前我们的态度给了她误导,比如,早上时间比较紧张,为了不迟到,我们会帮助她穿衣服、刷牙、洗脸、喂饭,久而久之,豆豆就形成了一种认识,只要我磨蹭着,妈妈、外婆就会帮我的,或者撒个娇,就可以偷懒了,为了改变这种状态,近两个星期,我们家痛下决心,开展严格的整治工作,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刷牙、洗脸、吃饭都要自己动手,明确告诉她哭、磨蹭、拖延时间都是没用的,开始几天,遇到来自外婆那的阻力比较大,一大早就把孩子弄哭外婆舍不得。有一次,吃晚饭,豆豆不肯自己动手吃,我批评得有点严厉,最后把她的饭碗拿走了,跟她说,“不吃饭没关系,等下除了水什么都不能吃,因为你不饿呀,今天晚上你的身体没吸收到营养,晚上就不会长大了。”后来,爸爸配合地偷了我“藏”起来的饭,陪着豆豆吃完。

第二天,外婆告诉我,豆豆说梦话了,说,这是我的,不要拿走我的饭。我当时很心酸,觉得特别对不起她,没有控制好情绪,或许当时我再克制下,豆豆就被感化了,自己动手了呢。之后我跟豆豆道歉,告诉她,妈妈发脾气不对,豆豆不喜欢妈妈发脾气,妈妈也不喜欢豆豆发脾气,我们以后有事好好说,而且妈妈批评豆豆的时候声音有点大,声音大的时候妈妈牙齿都痛了。之后有几次,我嗓门大点,豆豆都会提醒我,妈妈你批评我的声音不要那么响,牙齿要痛的。哭笑不得的同时,我也是倍感温暖的,在我们全家的努力下,一个礼拜后的现在,豆豆基本不会要求我们帮忙了,都会自觉去做,今天早上起床后,豆豆第一次主动提醒我,“妈妈我要刷牙了,帮我准备准备。”付出总有收获,尽管这个艰辛而漫长的过程会时不时打击得我们遍体鳞伤,随时滋生放弃的念头,但我相信,奇迹就躲在我们最后的一丝坚持身后。

其实,我们见证孩子成长的过程也是我们自己再成长的过程,身为爸爸妈妈,我们都有忙碌不完的工作,操心不完的琐事,在遗憾没有时间陪伴孩子的时候,是否能想一下,我们曾经也是孩子,当初的我们最渴望什么,或许就能找到陪伴孩子最好的方式了。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怎样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  动手  动手词条  幼儿  幼儿词条  培养  培养词条  能力  能力词条  怎样  怎样词条  
家长加油站

 如何与宝宝培养甜蜜的情感

如何与宝宝培养甜蜜的情感别以为初生的婴儿不会看,不懂听,无法与之进行情感交流。其实,婴儿出生后不久便具有“对话”能力,但如果不及时发展这种能力,它就会逐渐弱化甚...(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