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比羊大这一说法是否正确?”你可能会在头脑中浮现这种动物,然后借助形象去做判断。在数学学习中,由于数与形有对应关系,因而在头脑里理解数学对象时往往借助于形象。例如,“偶函数”,“增函数”等概念,个体头脑中首先会呈现出它们的图像,而不是它们的代数定义。再如:1,2,3。。。这些数的形象可以是一堆小石子。事实上,数学概念的形象不仅是对事物形成的感性具体的形象,更多的情形是一种“想像的过程”。例如;对于”A是B的真子集”,可以想像为“圆A位于圆B之中”;“加法概念”,可以借助手势想像成“把两部分合在了一起”。
你有没有数学学习中让“想像”助你一臂之力?
第一个深刻的一个例子发生在我上中学的一节数学课后。新课的内容是“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角”,这节课需要掌握什么是“同位角”,什么是“同旁内角”,什么是“内错角”。一节课下来,我听的很是“云里雾里”。下课了,有几个平时学得“灵光”的同学在我旁边叽叽喳喳的讨论,可能他们当时也不是特别明白新课的内容,至今,我还能清楚的回忆起他们最后得到的几句"结论":“内错角啦,就像个Z形的,同位角啦就像个F形啦,同旁内角就划了个框!" , 真是给我这个“笨”学生一个“激灵”。
我已经不记得老师是怎么讲解这一节课的,但事实是他把个新名词用他理解的方式讲解了半天,还不如学生自己的想像打破了理解障碍。还是挺佩服当时的这些同学,以我现在“老师”的眼光看,他们真是会“学”的学生!比老师还“棒”!
第二个深刻的例子还是跟 “平行线被第三条直线所截所形成的角”有关,而那时,已经是芜湖十四中学的一名数学老师了。这节课,结合板书画出的图形,我把最后的那几个“想像”出的结论留给学生自己得到,也就是学生可以从图中分辨出这三类角了。要做的则是帮助学生记住“同位角”,“同旁内角”,“内错角”,这几个新名称。就好像学生认识了张三,我要做的是帮助记住“张三”这个名字。怎样记住这几个新名称呢?同样,借助了“想像的过程”:“内错角”就是都被夹在了直线的“内部”而且彼此“错开了”所以叫“内错角”,“同位角”就是它们在直线上的位置其实是“相同”的。而“同旁内角”则是都在直线的“同”一旁,而且都在直线的“内”部。就如同“张三”为什么叫“张三”,因为“在家排行老三”,这样自然。
第三个深刻的例子发生在这些年家教辅导中。我发现,学生们不论数学学业能力高低,好像都对三角形的“高”“拿不准”,特别是在钝角三角形中。让我们还是发挥想象力,在想像的过程中理解概念吧。“高”:顾名思义是“高度”,那我们怎么去测量三角形的高度?很自然的,第一步:先把它“放平”,也就是把它的一条边当作“底”;第二步:自然是从它的最高的那一点,也就是“顶点”那里往水平线,也就是底边,作出垂线;第三步;量这条垂线段的长度,自然就是三角形的“高”度了。整个过程其实就是在给三角形“量身高”。因为把三角形放平有三种方法,也就是三角形的三条边都可以当作底,那自然的,三角形也是有三个不同的“高”度。不妨剪下一个钝角三角形,摆一摆,比一比,演示三种情形下不同的高度,帮助学生去想象。运用“想像的过程”“活化”了概念,比教科书上中规中矩的定义要好理解多了。
这仅是几例感受颇深的例子, 从另一角度去说,应该算是具有非逻辑功能、产生直观、形象、想象、思维的“右半脑”的贡献。爱因斯坦也说:“我思考问题时不是用语言进行思考,而是用活动的、跳跃的形象进行思考”。那么,运用具有无穷潜力的右半脑,发挥出我们的想象力,帮我们理解数学概念,岂不是“不在话下”“小菜一碟”的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