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我在微信里发照片、发状态,父母马上就会留下评论,有时还会打电话来问‘是不是谈恋爱啦’、‘怎么这么晚还不睡,在和谁聊天啊’之类的。”昨日,长沙某中学初二学生小刘告诉记者,现在他们班很多同学在微信里把家长和亲戚屏蔽了。
微信已经成为中学生最主要的聊天工具之一。然而,记者连日来在调查中了解到,绝大部分家长愿意加儿女为微信好友,然而大部分中学生却不愿成为父母的微信好友,有的甚至在父母成为好友后又将其拉入微信“黑名单”。
学生
父母那种“监视”的爱让人烦
连日来,记者分别采访了30名中学生,其中8人的父母不玩微信;9人拒绝加父母为好友;11人将父母加为好友,但在朋友圈将父母拉黑;只有2人将父母加为好友,并对父母开放朋友圈。
“我知道他们是关心我,但是我也想要有自己的空间啊,不希望他们动不动就怀疑这个怀疑那个。”正在上高一的小月提到父母就有说不完的苦恼。她说,本来想着在学校住宿,可以逃离父母那种“监视”的爱,但没想到还是逃不开父母的“火眼金睛”。
小月告诉记者,她在朋友圈中发的每一条信息,父母都会第一时间做出反应,而且表现出来的多是对她的不信任,比如担心她没好好学习、担心她交了不好的朋友……小月说,现在她都不敢在朋友圈发状态了。小月问过周围的同学,他们也有这种情况。因为“不胜其烦”,一部分同学已经屏蔽了家长,甚至连亲戚都屏蔽了。
90后瑛子说,她的父母都是60后,算是比较“潮”的爸妈。“我爸妈现在都玩微信。我只要写了一点什么,特别是心情不好、厌烦学习之类的话,爸妈立即就会回复,不停地询问详情。”瑛子说,她现在基本不在朋友圈里发内容了,就怕爸妈来“坐沙发”。“可是有时候憋不住,最后只好把他们‘拉黑’了。”
“我觉得屏蔽家长也不好,毕竟他们只是关心我,可有时候真的很烦。”面对父母“监视式”的爱,小月不知道如何是好。记者在采访中发现,不少中学生都有着和小月同样的苦恼,他们本想着玩微信只是为了娱乐,但是没想到却成了父母的“监视器”。
家长
太想关注子女的生活和学习
“刚开始学会用QQ聊天没多久,现在孩子又开始用微信了,我们真有点赶不上孩子的脚步。”杨阿姨的儿子明年就要考大学了,现在住在学校,因为担心孩子的学习问题,她不久前学会了用微信。之前和儿子聊天,儿子还回复她几句,可是最近不怎么回复了。不久前一天上晚自习的时间,杨阿姨看到儿子发了一条微信,便发消息过去问儿子怎么这个时候还在玩微信,不好好学习。没想到,一连发了几次,儿子都没有回复她。事后她才知道,她已经被儿子拉入了“黑名单”。“我只是关心他的学习,不想让他因为其他事情分心啊。”杨阿姨颇为无奈地说道。
“我从来没见儿子在朋友圈里发过啥。”市民李先生说,儿子今年读高三,一年前他主动加儿子为微信好友,但从来没见过儿子在朋友圈的分享,偶然和侄儿聊天,才知道其实儿子经常在朋友圈发表分享,只是他什么也看不到,原来他早已被儿子“拉黑”。
记者采访了20位父母,除4位父母不玩微信外,其余16位玩微信的父母均表示,愿意加子女为好友以及浏览儿女的朋友圈分享,其中12人和子女加为微信好友,但10人看不到子女在朋友圈的分享,只有2人可以看到子女的朋友圈分享,并且经常互动交流。
张阿姨前不久也开通了微信,原因是她觉得女儿好像在谈恋爱。为了了解女儿的动态,但又怕女儿发现,她在同事的帮助下,用匿名的方式关注了女儿的微信朋友圈,希望能在女儿的微信里做一个匿名的“常驻居民”。记者采访时发现,虽然相当一部分家长在自己的生活中不怎么用微信,但为了知道孩子在做什么,许多家长长期“潜伏”在孩子的微信好友名单里。
分析
不想被窥探隐私,把父母拉入“黑名单”
孩子为什么要在微信朋友圈里屏蔽父母呢?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心理咨询专科医师张燕告诉记者,青少年正处于心理“断乳期”,此时,他们有自己的生活逻辑和思维方式,认为自己已经是一个大人了,可以有自己的空间,而父母却在潜意识里一直觉得自己的小孩永远是长不大的孩子,应该管束。这样就激化了父母与孩子之间的矛盾。
同时,现在的中学教育体制是以“分数论英雄”的,父母希望孩子只需要学习,别的事情都可以忽略。久而久之,父母就越来越不了解孩子究竟需要什么,只是把自己的想法一味强加给孩子。而孩子认为父母和自己是两个世界的人,根本无法交流,所以直接把父母拉进了微信“黑名单”。
在大多数子女潜意识里,父母永远承担着管理者的角色,而他们在微信朋友圈里分享的内容,很多都会暴露自己的行踪和心情。因此,他们认为,父母在与他们成为微信好友之后,会让他们产生私生活受到打扰甚至窥探的反感,久而久之就会抗拒与父母间的微信交流。
建议
尊重、认同、引导,和孩子好好地沟通
湖南省脑科医院网瘾中心的周霞峰医师表示,父母越是进入朋友圈“监视”,子女越是屏蔽父母微信,父母与子女之间越容易产生隔阂,彼此会很容易激化矛盾。所以,子女要理解父母“爱子的心情”,不应采取屏蔽微信朋友圈这样的方式对抗;如果子女感觉受到打扰,可以采取直接沟通或者微信分组等软性方式进行解决,建立和谐的相处关系。家长在生活中应多关注孩子,多抽时间陪子女,丰富他们的精神生活,从而减少他们低头玩微信的精力;多聆听子女的倾诉,多给子女自己的空间。
“父母与孩子之间最重要的还是交流,而这种交流是从孩子小时候就开始的,要从小加强与孩子之间的沟通。”张燕表示,要和孩子好好地沟通,需要遵循三个原则。首先是尊重,不管孩子说得对不对,都要让孩子把内心的想法说出来,而不是指责他,这样孩子才愿意对父母敞开心扉,愿意和父母沟通;其次是认同,不要总觉得孩子没长大,孩子们在成长的过程中也会有自己的观点想法,父母要学会理解认同他们的想法,这样才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和自己是一个世界的人;最后是引导,虽然孩子在青春期都有了自己的想法,但有些想法还不成熟,可能有些欠缺,这时父母就要学会引导他们,告诉他们怎样做才是对的,而在告诉他们时要用商量而不是指责的语气,要让他们感受到温暖,在关怀中教会他们道理。
两位专家还特别强调,对于家长来说,包容特别重要。要学会包容孩子的错误,不要事事追求完美;还要学会相信孩子,相信他们可以独立处理好自己的事情;如果孩子遇到困难一定要和他们站在同一条战线上,让他们知道父母永远是他们坚强的后盾,是他们的保护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