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长春市教育局通报多起在校教师有偿补课事件,引起广泛关注。媒体调查发现,虽然教育主管部门一再禁止在校教师有偿补课,但部分培训机构和在校教师仍顶风而上,有的教师补一假期课的违规收入“够买一台轿车了”。(12月25日 新华社)
近年来,随着教育行政主管部门对校外补课治理力度的逐步加大,在职教师有偿补课现象得到了一定缓解,但并没有从根本上得到遏制。一些在职教师有偿补课从“地上”转入“地下”,给治理工作带来了一定难度。
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多方面的。一方面,有偿补课收益巨大,高利益、高回报,让一些在职教师不惜冒着违纪的危险顶风作案。另一方面,家长及学生对校外补课市场有强烈需求,优等生要拔尖,中等生要提优,后进生要补差,孵化了巨大的校外补课市场,拉高了补课的价格,形成了巨大的利益圈,滋生了教师违规补课的土壤与温床。
治理校外补课,要从严从重处罚补课教师,建立完善黑名单制度,让违规补课教师感到痛处;更要提升学校的教育质量,满足家长与学生对优质教育的强烈渴求。
从本质上讲,校外补课是学校教育的有益补充,可以满足家长与学生对教育的个性化需求,让优等生“吃得饱”、后进生“吃得消”。学校教育应正视学生的差异化需求,尽可能地为不同学生提供不同的教育服务,而不是转嫁教育成本,将本应由学校供给的个性化教育服务让渡给校外培训机构。
在教育公平的宏观教育指向下,学校教育始终将教育公平放在第一位,诸如均衡师资、均衡编班等,这种做法看似公平,却忽视了学生的个体差异。优等生与后进生在同一个班级接受同样的教育,从个体角度来说,优等生的潜能没能充分发挥,后进生却存在一定的学习障碍,教师在课堂时间很难照顾到几十个学生的个性化需求。
教育公平不仅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享受到平等的教育,更要让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尽可能的发展,让每一位学生接受最适切的教育。提供最需要的教育,是教育的职责,也是更本质的教育公平。
治理校外补课,要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教育需求,要在强化教育的差异化服务上下功夫。学校教育层面,要由形式公平转向实质公平。比如分班,可打破传统的班级制,实行学科教学走班制,根据学生学科学业水平,让学生选择不同的班级,接受不同层次的差异化教学,并根据学科学习的状态,进行动态调整,让不同层次的学生获得长足的进步。
再者,本着服务学生发展、提高教育质量的原则,学校教育还应适当提供课后服务公共产品,满足学生多元化的教育需求。通过政府补贴、收取相应的服务费等形式,在校内开展有针对性的课后服务,强化监管,规范行为,严控成本,回归本质,尽最大可能为学生服务,为家长分忧。
校外补课治理工作是项系统工程,深化治理不能“头疼医头,脚痛医脚”,而是要标本兼治,统筹推进,从源头治理,真正尊重学生需求,满足家长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