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有媒体赴湖南部分“生源大县”调查,发现民办中职招生领域存在一条以招生贩子为纽带的灰色利益链,以虚假招生宣传、预收学费、疑似买卖生源等手段,将学生“人头”卖出高价,生源买卖“黑手”重点伸向农村初中学生。
每年中考报名阶段,初中毕业班班主任最头疼的就是职高报名人数达不到上级要求,还要帮助中职学校进行招生宣传。观察发现,中职招生“”大战主要有两条战线:一条是受政策保护的中职学校,其招生任务被层层分解到初中学校,有足够的潜在生源保证,相关部门甚至动用“一票否决权”为这些中职学校招生保驾护航;另一条是民办中职,这些学校进不了中考报考的学校名单,先天不足,生源只能靠抢,用重金动员强大的社会招生“机器”招生。这也导致中职招生秩序混乱,乱象丛生。
中职招生秩序混乱,原因有很多,其中一个不容忽视的原因是:初中学校、教师在中职招生方面没有话语权,家长和学生对初中学校教师推荐的中职学校会本能的不信任。笔者曾建议一名学生报考县域内职高,仅说了“你可以报考县职教中心”一句话,就遭到学生家长连珠炮式的质疑:读县域内职高,“进去是个文盲,毕业是个流氓”;老师是为了完成中职招生任务或是为了招生劳务费忽悠我们;“人不出门身不贵”,读职高也要去外地读。这位家长对中职的认识并不是个例。
治理中职招生乱象,要整合中职教育资源,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打通就业壁垒,强化中职招生秩序监管。只有多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顽症才能根治。
首先,有效整合区域内的中职教育资源。当前,区域内中职学校专业设置雷同、就业去向雷同等现象普遍存在,既造成了中职教育的重复投入,稀释了有限的中职教育资源,又在一定程度上加剧了中职学校的恶性生源竞争。因此,必须突破中职学校壁垒,加强区域内中职学校的资源整合,避免重复办学,依法打击非法办学,严格整治无证办学。
其次,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打通就业壁垒。提高中职教育质量,是增强中职学校吸引力的法宝。中职学校必须转变“贩卖劳动力”的定位,突破“就业导向”思维,坚持服务地方企业的办学宗旨,积极推进校企合作,通过多种形式的工学结合,有效提高中职教育质量,为提升中职学生就业质量打好基础。同时,国家和地方要依法督促企业执行就业准入制度,严厉打击使用童工现象,引导初中毕业生接受中职教育。另外,还要保障中职毕业生参与招聘、就业时不受歧视,平等对待职业院校学历与普通大学学历,打通就业壁垒,从根本上提升中职教育地位,增强中职学校吸引力。
第三,规范招生秩序,强化中职招生秩序监管。中职招生秩序混乱,主要原因在于,中职招生秩序监管一手硬一手软。一手硬,硬在监管初中学校和教师参与中职招生,一票否决权、严禁收取劳务费、域外就读中职学生倒查机制等,利剑高悬;一手软,软在社会招生人员的监管,社会招生人员通过多种渠道获取毕业生信息并上门做工作,许下各种承诺,组织学生和家长免费到域外中职学校参观,赢得学生和家长的信任……两相比较,高下立判。因此,规范招生秩序,强化中职招生秩序监管必须两手都要硬,要严厉打击社会招生人员的虚假宣传,严格规范社会招生中介的劳务费支出,打破地域限制,有序招录,为中职学校招生提供政策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