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西朔州一小学老师因未收到鲜花,在毕业班会上谩骂学生,相关视频在网络流传,引发网友关注。随后,当地区委、区政府对此事作出处理:撤销涉事老师教师资格、降低岗位等级、调离教育系统;涉事学校1名校长、3名副校长免职处理。此事件热度还未降下去,另一则视频便匆匆登上热门。一网传视频显示,在一个班级学习群中,某学生因把群二维码给了外班学生,招致老师怒骂。这名老师不但通过群视频怒骂学生,甚至连学生家长也不放过。
各级教育行政部门曾多次对教师的职业道德提出相关要求,各地各校每年也都会举行师德演讲、师德评议等专题教育活动。但是,师德失范事件依旧频频出现。这也提醒我们,师德师风建设是一项长期工程,容不得懈怠。
在我们的身边,有无数敬业爱生的师德楷模。但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不可能让所有教师都达到这一水平。2019年全国教育事业发展统计公报数据显示,全国共有专任教师1732.03万人。要对如此庞大的队伍进行师德建设,运用底线思维,为所有的教育从业者划定不可突破的师德红线至关重要。
在师德教育中帮助教师厘清法律底线。教师法第八条规定,教师应当履行“遵守宪法、法律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的义务,从法律层面对师德提出明确要求。教育部出台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则是对教师法中关于师德法律条文的具体阐释。为此,要将教师对师德的认识上升到法律高度——违反师德规范就是违法。
在师德管理中要求学校完成教育底线。要夯实学校作为师德教育主体的责任,重在落实师德的教育过程,而不仅仅是在出现师德恶性事件后追究连带责任。出现师德失范且影响恶劣的事件,往往与学校师德管理松懈有很大关系。有些学校管理者只是口头上说师德重要,在实践中并没有把工作做实,对于这样的校长,理应追责。
就学校而言,以法律为依据,为教师划定不可触碰的师德红线,是其关键任务。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不利用职务之便谋取私利……学校要组织教师学习相关法律,并通过签定师德责任状等方式强化教育效果。此外,每学期都应开展关于师德的调查、评议等活动,调查对象包括学生、家长、学校教师等。对于在师德方面不够自律的教师,要及时约谈,及时教育、提醒。
对于师德失范者,要依法惩处。《中小学教师违反职业道德行为处理办法》是处理师德失范人员的主要操作准绳。教育部门要遵照程序调查,基于事实和相关法规,对师德失范人员作出相应处分。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还应依法追究刑事责任,以达到惩前毖后的效果。
在师德教育、管理、追责等体系中,以法律法规为指引,构建好底线体系,师德失范现象才能有所减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