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改革职评制度,增强职称公信力

目前,中小学教师职称评聘制度存在诸多问题。例如,有的教师买论文,材料造假,甚至靠关系评上高级职称;有的教师一旦高级职称到手,就不再写论文、开课、带徒;有的教师早已不教书,却还占着高级岗位,致使应该评的教师评不上,应该聘的也聘不了。

职称评聘制度是教师发展和教育教学的导向,应从以下几方面进行改革:

一要给予学校、本校同行、学生和家长“评审权”。同行、学生、家长和学校领导最清楚参评教师的工作态度和能力。但是,现行的评审制度却极少听取他们的意见。

一方面,学校要健全教师研修、教育教学实绩、师德和年度考核等档案,要经常“晒”实绩、亮表现,以便教师全方位地了解同事,为民主考评提供“第一手资料”。另一方面,学校要发动同行、学生和家长积极参与评审,通过问卷调查、民主测评、座谈和个别交流等,量化和定性相结合,画出参评教师肖像,作为职称评审的重要依据。此外,学校要公示考评结果,既防止作弊,又保障公正和公平,同时让教师学有榜样、干有方向。

二要加强对教师专业知识和教育教学能力的即时性考核。现行的评审制度重材料、重结果,往往“见物不见人”,导致少数教师雇论文枪手或买期刊版面,有的材料“掺水”、造假,有的“走后门”、拉关系,等等。

教师应该“会做,会说,会读,善思,擅写,善于沟通和合作,喜教书,重育人,有思想,有智慧,可持续发展”。即时考核是一种较好的方式。除了上课、说课和笔试等考核程序要到位,应该增加并丰富面试内容,增加面试权重。专家设计相关问题,与参评教师互动对话,通过即兴回答考量参评教师的知识面,考量他们思考问题的深度和广度。教师只有注重日常思考、读书、探究和写作,注重积累和提升,量变才能成为质变。职称是“水到渠成”的“副产品”,不能靠“临时抱佛脚”,更不能“一蹴而就”。

三要改革岗位聘用办法。评只是聘的基础和手段,岗位聘用要充分发挥引导教师的作用。但是,在不少地区,只要评上就能聘上,年资到了还能自然晋级且终身受益,挫伤了教师的积极性。

学校应该实行“人随岗走”的动态管理。如果教师离开了教学岗位,职称应自然终止。在上课、研训、带徒、科研等方面,学校应该对高级职称教师提出具体要求,而且要定期考核。如果考核不合格,就要降低岗位等级或职称档次,真正做到优胜劣汰,打破职称终身制,促使教师居安思危,树立忧患意识,将职称评聘压力转化为工作动力,使职称名符其实,增强职称的公信力,推动区域教育均衡公平发展。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改革职评制度,增强职称公信力  公信力  公信力词条  职称  职称词条  增强  增强词条  改革  改革词条  制度  制度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