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一新生体测时倒地身亡;高一女生接力赛摔倒猝死;14岁初中生体测中离世……近来,多地相继发生在校学生参加体育活动时突发意外身亡事件。痛惜之余也当反思,这口“锅”该由谁来背?(12月19日半月谈)
由于学校和家长长期“重智育、轻体育”,导致学生缺乏日常锻炼。当运动负荷突然增大时,学生的心脏功能难以适应,心脏缺血或严重供氧不足,继而诱发各种心肌病。
田径、游泳、足球、篮球、排球等有强度、有难度、有对抗的体育项目要进学校、进课堂、进生活,难免会增加风险。为了避免出现学生受伤甚至猝死事件,一些教师形成了“宁可让学生坐死,不愿让学生跑死”的观念。天津一所高校在进行学生体质测试前,甚至要求学生签订“体质测试生死状”。那么,为什么学校对“温柔”体育情有独钟?
原因就在于学校怕惹祸、怕担责,怕家长“校闹”。显然,“温柔”体育能降低学生运动猝死的风险,所以校长和教师都将“温柔”体育当成了法宝,即使学生的体质得不到增强甚至变弱,只要无需“背锅”,学校就“沾沾自喜”。
在一些有强度、有难度、有对抗的体育项目中,学生受到意外伤害的风险确实较大,但“温柔”体育不是解决之道。要改变当前“不出汗、不喘气、不心跳,无强度、无难度、无对抗”的“温柔”体育并不难,一是从根本上扭转“重智育、轻体育”的思想;二是开齐开足体育课,配齐配强体育教师;三是让学生真正将体育运动当作享受和快乐;四是缓解、消除学校和教师对运动猝死的心理恐惧。
学校不仅要做好运动伤害的预防和应对工作,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还可以效仿北京朝阳区朝阳实验小学,出资为中小学投保无过失责任险。一旦发生事故,由保险兜底,从根本上缓解、消除学校开展体育活动的畏惧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