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安徽滁州市全椒县一网友在人民网《领导留言板》上反映,其与另一家长在家长群中就“校讯通”使用问题表达了疑惑,后被老师移出群聊。对此,滁州市政府回应,全椒县教体局已责令涉事的城南小学加强教学管理,落实规范办学要求,严禁通讯公司在校宣传和办理“校讯通”。所谓“校讯通”,是比微信群、QQ群更早出现的家校联系方式,即家长缴费购买通讯公司套餐,统一从学校处接收短信通知。2014年以来,为避免出现“变相收费”问题,包括北京、重庆、陕西、河北、青海等在内的多省市陆续发文,明确叫停“校讯通”类业务。但在部分地区,“校讯通”仍有市场,甚至变身为App。(10月23日澎湃新闻)
“校讯通”可及时反馈学生在校表现,布置课后作业,发布相关通知,强化家校合作。这样的家校沟通本是好事,但是“校讯通”却非无偿使用,家长不仅要办理手机卡,而且营运商每月还要收取一定的费用,其间的商业操作成份十分明显,也在无形中加重了家长的经济负担。尤其是在微信、QQ等即时性免费通讯工具普及的大环境下,学校仅以“校讯通”作为家校沟通的唯一渠道,更是让人质疑强制使用背后的经济利益。因而应理应严厉制止“校讯通”的使用,严肃查处相关行为。如若是学校统一要求,应当追究学校负责人的责任,如若是班级要求,也应当启动相关调查程序,对责任教师批评教育,严肃问责。
事实上,无论是“校讯通”,还是家长微信群,其重要的功能多是布置作业,发布通知。作为教育者,绝不能将手段视之为目的,交流沟通的手段很多,并非一定要使用“校讯通”。此外,布置作业作为教师授课的重要环节,理应在课上布置给学生。课后再通过“校讯通”发送给家长,这种做法既浪费资源,也必然滋生学生的懒惰与依赖心理。
并且在大部分家长看来,“校讯通”已经过时,免费的微信等通讯工具完全可以替代。即使通过微信、QQ等班级通讯工具建立的“家长群”,一定程度上也会干扰了家长正常的工作与生活。比如老师在群中的公布的学生成绩与排名,发出的学习提醒,极有可能引起家长的过度焦虑,对部分学生造成伤害。因而,教师也要谨慎使用这类免费的通讯工具,即使使用也要严格规范,正确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