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如何让研究性作业有“研究性”

现在,越来越多的学校热衷于给学生布置研究性作业。研究内容从静态到动态,从家庭到社会,五花八门,样样都有,难倒了一众孩子和家长。不少家长抱怨学校留的研究性作业“奇葩”“看不懂”“没头绪”。要改变这一现状,需解决好以下几方面的问题: 

首先,教师应弄清楚研究性学习的目的和意义。学校、教师在越来越热衷于布置研究性作业的同时,必须思考布置研究性作业的目的和意义,只有这样,才能做到让研究性作业有的放矢,不瞎折腾。在布置研究性学习之前,首先得弄清楚什么是研究性学习,只有在研究性学习背景下的研究性作业,才是符合研究性学习规律的。

研究性学习是基于学生兴趣,在教师的指导下,在学习生活和社会生活中选择、确定研究专题,用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让学生主动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出现“奇葩”研究性作业的根源在于,教师不理解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没有真正理解研究性作业的目的和意义。

通过培训等方式,让教师弄清楚什么是研究性学习成为需要迫切解决的问题。当然,学校也不能为了夸大研究性学习的功能,而要求所有学科教师都布置研究性作业

其次,教师、家长应弄清楚研究性学习的特点。研究性学习具有自主性、开放性、探究性、实践性、生成性、过程性等特点。教师布置研究性作业,不能“求快”,而是要根据学生个体差异、课程实际、学校现实条件、区域情况等因素,选择真正适合探究的研究性作业,并且预留足够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在探究中体验求知的乐趣。

作为家长,不能因为担心孩子作业没有完成好,会被老师批评而代劳。这样的代劳一旦形成习惯,孩子必然会形成依赖性,研究的实践意义也就没有了。遇到问题,应多与老师沟通,最好引导孩子学会请教老师,切勿越俎代庖似地帮助孩子“学习”。

最后,教师应该引导学生了解中小学阶段开展“研究”的基本原则。既然是研究性作业,必然离不开研究。中小学阶段作为最基础的学习阶段,对研究有所体验,了解一些基础的研究方法,做一些基本的探究即可。中小学阶段的研究形式上属于研究,实质上则是学习,是一种综合性的学习。

因此,有必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研究性作业,避免出现“淮南为橘、淮北为枳”的现象。研究性作业重要的是探究的过程,不要对结果有过多苛求。如果研究的课题结果和预设的结果一样,那还有多少研究意义呢?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如何让研究性作业有“研究性”  研究性  研究性词条  作业  作业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  
教育评论学前教育

 抢跑是在好心办坏事

去年秋天,我接受了一年级语文学科的教学任务。总结这一年的工作,我梳理出几个关键词:筋疲力尽、茫然、困惑、无奈。我喜欢用事实说话,先说汉语拼音教学。开学伊始,我在...(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