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要恰当的定位并认识教育写作

近日,笔者读到一篇有关中小学教师职称评选应淡化论文要求的文章。文章提到,很多教师的论文并不能带动专业成长,也不能提升教学水平,而是为了能够在职称晋升、评优选先中加分,作者呼吁在职称评定等方面继续淡化论文要求。

的确,我们不否认有这样的现象,但是否是“大多数”却值得商榷,论文是否有必要进一步淡化也需要认真论证。多年以来,在“淡化论文”的文件要求下,对中小学教师来说,论文在职称评选时的赋分作用已经无足轻重了,很多地方和学校甚至已经对论文不作要求,容易出现弄虚作假现象的重灾区往往是课题、成果、荣誉等。所以,如今需要进一步讨论的不是“淡化论文”,而是如何让论文重新体现其应有的价值。尤其是在指引教师专业成长中,如何引领广大教师借“教育写作”走得更远。

为什么有些人对论文有抵触意见,甚至以取消论文而后快呢?最重要的原因在于,他们对教育写作的重要性认识不足,或是头脑中有对教育写作的误解。写作的意义不仅仅在于用文字构建出一篇篇文章、一部部著作,更在于文字中所蕴含的对教育规律的认识,这种认识能够对教育教学实践起到归纳、总结与引领的效果,有利于教师在专业成长中重新发现自己。事实上,许多教师都对自己所著文章倾注了不少心血,这样的文章能对教育发展和自身成长起到促进、深化、纠偏和指导作用,而非可有可无。

现实中的确存在诸如“买卖论文”等不良现象,其根本原因在于相关制度设计存在漏洞。治理的关键是要建立起一套审查、打假的有效机制,堵住产生不良现象的制度漏洞,而非将板子错误地打在并非根源的论文身上。过分忽略论文的作用乃至无视其存在,对教育和教师来说绝非福音,看似“减负”的表象下,是不利于教师成长和教育研究的引导错位。在这种论调的影响下,正处于成长起步中的年轻教师无疑是最大的受害者。

有必要看到,教育写作对课堂教学、育人等教育行为起到的恰恰是促进作用,对教师的成长、成名和成家更是作用显著,并非无足轻重,更非精力和资源浪费。客观而言,虽不可拔高教育写作的作用,但矫枉过正同样有害。在某种肤浅与近乎极端的思维误导下,有“原罪”的论文大有被视为有碍教育教学的“绊脚石”的趋势,导致有的地区中小学教师教育写作的整体积极性正在快速下降。因此,对论文价值作出正确的定位,才是符合教育规律的专业行为。

当面对忽视、轻视教育写作的倾向时,我们有必要深思:一名教师缺失教育写作,缺失反思与总结的习惯,究竟意味着什么?记得朱永新教授曾说:“一个人的专业写作史,就是他的教育史。”可谓一语道出了教育写作的重要意义。回顾历史不难发现,中外众多教育家不但教育探索卓有水准,而且是专业著作等身,有的同时还是文学、艺术大家。笔耕不辍推动了他们由教师向专家的华丽转身,他们用行动和成果诠释了教育写作不可替代的价值。因此,我们必须看到忽视或冷落教育写作对教育研究、教师成长的潜在危害,重新审视教育写作的特殊价值,采用各种有力的措施来激励广大教师尤其是年轻教师,重拾教育写作这件成长利器。

凡事过犹不及。看待教育写作,需要有恰当的眼光与平和的心态。拔高教育写作的作用不可取,过于看轻论文其实也是走上了一个极端,对教师成长来说是有害无益的。只有重视并发挥教育写作的应有作用,恰当地设定论文的分值,使其在职称评聘中起到指向作用,才真正有利于教育的发展、教学研究的不断深化以及教师的专业成长。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要恰当的定位并认识教育写作  恰当  恰当词条  定位  定位词条  认识  认识词条  写作  写作词条  教育  教育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