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旁边有条河,便确定为“水文化”;学校里栽种了一些竹子,便确定为“竹文化”;校名里有个“仁”字,便确定为“仁文化”;看到教育方针里德育为首,便确定为“德文化”,在教学楼和综合楼悬挂鎏金标志“×德楼”。这是笔者在一次迎检现场交流会看到的情况。这几所学校确定的校园文化主题,已经得到了上级的肯定并在全镇进行推广。
在后来的实地观摩中,每到一处,学校墙壁上都是清一色的“主题文化”,或书写汉字,或画成简笔画,甚至连厕所、楼梯处,都布置满了 “主题文化”。听学校介绍,仅布置文化墙一项,就花费了好几万元。
在师生问卷环节,令人尴尬的一幕出现了。面对主题鲜明的水文化、竹文化、仁文化,学生竟然回答不上来任何有关校园文化主题的内容;教师对学校的教风、学风、学校理念、办学方向等,也一概不知。
说怪其实也不怪,因为学校只是做足了校园文化的表面文章而已。至于内涵、师生知晓率等,也许学校压根儿就没在意过。这种华而不实的现象,在一些基层学校普遍存在。在一些学校看来,校园文化就是一种务虚的装饰,主题随意定,只要花钱找来广告公司或聘请美院的画家,装饰好文化墙就万事大吉。正因为如此,一些难以辨认的艺术字体甚至错别字,堂而皇之地出现在了学校的文化墙上。
校园文化要深入人心,就要集思广益。与其在表面上花拳绣腿,不如静下心来解决实质问题。行动才是最好的教育力量。
笔者曾去过一所乡村小学,所见到的都是实干精神。学校领导带领大家利用课余时间参与劳动实践:整理环境,粉刷墙壁,书写正楷大字,使学校旧貌换新颜,得到了大家的赞许,赢得了群众的口碑。这种实干精神是最好的感召力量,只有通过实干引领,才能有全校师生思想上的收获和提高。
作为环境育人的重要组成部分,校园文化必须要走出“假大空”的务虚怪圈。有些学校认为校园文化主题一定要“高大上”,才能凸显出办学特色,实际上这与虚假广告差不多。在教育现代化飞速发展的今天,人们不再局限于一些外在成分,更多地关注实质进展。比如,从学生放学站队,就能看出一所学校师生的整体风貌和精气神,感受到到学校的气场。
无论是德文化、仁文化,还是竹文化、水文化,学校都不能将其视作面子工程,要将校园文化渗透到育人的点点滴滴之中,让师生切实感知并从中得到启发和收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