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山东大学“学伴”项目引发争议。7月6日,有网友在微博发文称,山东大学一个留学生配三个学伴,从2017年的一对一配对改革为2018年的每个留学生配三个健康学伴,形成学伴小组。学伴报名表以及学伴管理规定中,并不规避异性学伴问题。在报名表中,还特别强调学伴的性别,将“结交外国异性友人”列为选项之一,在表头用红字注明:“请同学们尽可能详细认真地填写,以便为你匹配心仪的学伴。”11日,山东大学研究生院一名教师表示,“学伴”计划从2016年开始施行,施行后受到学生的普遍欢迎,“报名积极,学生反馈也比较好”。对于网络舆论的质疑,该教师表示系恶意曲解。
“学伴”项目引发的争议还在持续发酵,与校方的极力辩解形成鲜明对比的是,公众“一边倒”地质疑、批评、反对这一项目。虽然不乏断章取义、恶意曲解等情况,但总体来看,民众舆论与媒体发声中,理性占据主流,集中反对校方为留学生量身定制的“学伴”制度,反对高校给予留学生各方面优待的“超国民待遇”,一致要求对本国学生与留学生一视同仁。
近年来,关于高校给予留学生“超国民待遇”的争议颇多。众多高校建设豪华留学生公寓,将住宿条件最好的宿舍安排给留学生;有的高校在食堂里单独划出留学生区域,甚至给外国师生提供专用餐具;在留学生的入学录取和毕业考核方面,设置较低门槛。不仅如此,在奖学金资助标准方面,对留学生也是过分倾斜。据财政部、教育部2015年联合印发的《关于完善中国政府奖学金资助体系和提高资助标准的通知》,来华留学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每人每年资助标准最高可达66200元、79200元、99800元。
这些格外优待留学生的政策、标准与项目措施,固然有诸多因素的考量,如吸引国外学生来华留学,加强中外友好交流,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等,但这些考量在具体实施的过程中,必须符合公平正义的要求。那些对留学生“高看一眼”“厚待三分”的不公平做法,已远非“礼仪之邦”“好客之道”所能解释。同时,还会引发国人的反感与不满,导致因不平等对待而产生仰视外国人、歧视国人的扭曲价值观。
部分高校为提升国际化水平,提高留学生在校就读率,实行“超国民待遇”,制造留学生“高人一等”、处处优待的差别化现象。从长远来看,这种做法对我国创世界一流大学、建世界一流学科、整体提升高校国际化水平等目标的帮助不大,因为高校国际化水平与竞争力的提升,依靠的不仅仅是留学生的数量,也不是资金政策的格外优待,而是高校优质的教学水平、雄厚的科研力量以及公平规范的学生管理。
高校作为国家高等学府,为国育才是其办学宗旨,办学及管理过程中的每个细节,尤其是涉及中外学生公平的政策、项目措施的决策与落实,都应体现出公平正义的时代要求与价值取向。高校的决策者、管理者,也不能仅基于自己的教育政绩考虑,以“短平快”方式完成留学生教学数量指标,而罔顾大学所承载的价值追求与使命担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