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挂牌督导“长牙齿”,责任督学得“补钙”

日前,教育部颁布《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办法》,要求县(市、区)人民政府教育督导部门为行政区域内每一所经审批注册的幼儿园(含民办)配备责任督学,实施经常性督导。此《办法》落地,表明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触角已延伸到学前教育领域,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将实现中小学、幼儿园全覆盖。

《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办公室2019年工作要点》提出了努力打造“教育督导2.0”,完善督导体制机制,加强督导队伍建设,推动教育督导“长牙齿”、树权威的目标任务。可以预见,“长牙齿”将是中小学、幼儿园在未来几年落实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重要导向。

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在中小学的实践表明,要保证“督出实效,导到点子上”,责任督学挂牌督导必须“长牙齿”,而“长牙齿”的关键在于给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补钙”。为此,县(市、区)教育行政部门、教育督导部门及责任督学还需做大量基础性工作。

首先,县(市、区)政府要树立责任督学的行政权威。行政权威来自行政权力,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的行政权力来自《教育督导条例》,由县(市、区)教育督导机构赋予,“说了算”是责任督学行政权威的最好诠释。一方面,在“管”“办”“评”渐趋分离的教育治理背景下,县(市、区)政府可以把涉及中小学、幼儿园质量检测、评估认定、民办校(园)年检等权威工作交由教育督导机构组织责任督学完成;另一方面,可进一步畅通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结果的发布渠道,强化督导结果应用。责任督学树立了行政权威,能做到“说了算”,才更愿意,并且有能力发出“好声音”。

其次,责任督学要提高专业水平,树立自己的专业权威。熟知教育法律法规和方针政策,具有相应专业知识和业务能力,是责任督学树立专业权威的基础和底线。除此之外,责任督学还要通过持之以恒的学习、脚踏实地的研究、水滴石穿的积累,不断增加自身专业权威的广度、深度和厚度。校(园)长具备的专业知识,责任督学一定要具备;校(园)长不具备的专业知识,责任督学也要具备。这样,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才能增强说服力;责任督学发出的声音,不仅能征服听众,甚至可以吸引更多人主动听,创造更大的实效。

再次,责任督学要自觉提升品行修养。责任督学品行修养的影响力有时远超过行政权威、专业权威,在建立和谐“督”“学”关系过程中,其作用是不容忽视且深远持久的。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要注重自身的品行修养,保持高尚情操,树立良好风范。不仅要严于律己,自觉摒弃“官”念、“闲”心,告别养老心态,保持激情燃烧的职业状态;还要养成沉下去的习惯,亲近、帮助师生,走进、服务公众;更要依法廉洁履职,科学地采集督导信息,做到分析透彻、诊断准确,用客观数据说话,确保督导过程与结果公平、公正、透明。

最后,要建立并完善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工作机制。工作机制是描述责任督学“做什么”“怎么做”的说明书。因此,建立并完善基于常态化的工作机制,是责任督学挂牌督导落地生根的关键一步。督学责任区是挂牌督导工作机制的“试验田”,应主动作为,加快研制,并在实践中不断调整、完善。县(市、区)政府教育督导机构应及时整理督学责任区的原创成果,并组织讨论、听证、鉴定,加快形成供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使用的挂牌督导工作机制,确保责任督学履职不再“摸着石头过河”。

此外,要加大对责任督学挂牌督导的经费支持。经费是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所需的重要的“钙”。建立责任督学挂牌督导专项经费支持机制,是县(市、区)政府的必答题。不仅要制定经费开支定额标准、建立经费预算机制、畅通经费使用渠道,更要重点围绕 拨给谁、拨多少、谁来用、怎么用等问题制定细则,保证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开展挂牌督导有经费支持,并确保每一笔经费都“用到刀刃上”。

内外兼补,责任督学不缺“钙”,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才能“长牙齿”,中小学、幼儿园责任督学挂牌督导才能真正实现常态化、专业化、制度化。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长牙  长牙词条  督学  督学词条  补钙  补钙词条  督导  督导词条  挂牌  挂牌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