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传承民族文化应在生活中潜移默化

文化自信是一个民族、一个国家振兴的基石,是国民爱国,为国奋斗的力量源泉。文化自信的培育要从小做起,让每一个孩子从启蒙阶段就开始了解民族文化,学习民族文化,感悟民族文化

让文化自信做到坚实有力,并不是让孩子们诵读古诗文这么简单,要让孩子从小就接受民族文化的化育与熏陶,就必须让孩子在生活中感受到民族文化的气息,再随着知识与能力的增长,逐步追溯历史,感悟民族文化的博大精深。

生活即文化。可以通过传统节日引导孩子了解相关的背景和习俗,比如重阳节时学习一些有关“重阳节”的古诗文,把学习传统文化与生活融合在一起。让孩子背诵《九月九日忆山东兄弟》就是一例,与孩子一起体会诗意,感悟诗情,讨论诗人的什么精神值得我们学习?你的父亲或母亲在外打工,你准备怎样做?“重阳节”现在又叫“敬老节”,这是为什么呢?引导孩子从生活中感悟“尊老、敬老、爱老”这些我国优良的传统。在生活中感悟文化,传承文化。

民风即文化。民风民俗也是一种民族文化,传统的民族文化是由各地的乡域文化所构成的,因此,要培养孩子的文化自信,不应缺少对乡情、民风、乡俗的了解与感悟。如:我们家乡地处南黄海,过去渔船到港接货,是用一种牛车来拉货的,几百年来便形成了一种“海文化”——“海子牛”精神,它意味着不畏艰险,奋力向前,也是当地的一种民风。可以让孩子听老人讲有关赶海的故事,参观“海子牛”雕像和文化展览,谈自己的感受与体会,感悟地域文化,吸收乡域文化的精髓。

历史即文化。历史是传统文化的重要内容,学习、了解历史是感悟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因此,要让孩子从小开始了解历史、学习历史,在历史的长河中源源不断地吸取文化的营养。由于孩子年龄小,阅历浅,学历史还要从生活开始向前追溯延伸,如“重阳节”让孩子了解了该节日的乡情乡俗,诵读了有关古诗,就可引导孩子向历史追溯,古诗的作者是什么朝代的人,那个朝代还有哪些著名诗人,再讲讲当时的历史故事,这样孩子就容易接受,甚至会感到非常有趣,激发起孩子学习传统文学和历史的兴趣。

文化自信是由心而发的,要做好民族文化的传承,就要把传统文化与生活有机融合,让孩子在生活中传承,在生活中学习,在学习中感悟,在感悟中内化,逐步培养孩子的精神内核。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在生  在生词条  潜移默化  潜移默化词条  民族文化  民族文化词条  传承  传承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