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省内一所省属全日制应用型普通本科院校——许昌学院发布了一则高层次人才招聘通告。其中,针对学科带头人,许昌学院开出了100万元住房补贴、70万元安家费、30或50万元科研启动费的优厚待遇。(4月15日澎湃新闻)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人才决定着一个地方、企业等的未来,在诸多生产要素中是至关重要的。许昌学院招聘公告中针对学科带头人开出了100万元住房补贴、70万元安家费、30或50万元科研启动费的优厚待遇……就像前几天山东一些院校集中发布“80万招聘博士”一样,再次让吾等“吃瓜群众”羡慕嫉妒恨。
在盛行标签管理、印象管理的语境下,许昌学院发出的“重金求贤令”无疑吸引了许多人的注意力,也为高等院校教育的竞争又增添了一个“范本”。毋庸置疑,许昌学院对待学科带头人“千金买马骨”的姿态和充裕丰厚的待遇,不仅深化了公众对“读书有用论”的价值认同,更能显示出许昌学院建设高水平应用技术型大学的决心和魄力。
无论是山东院校的“80万招聘博士”,还是许昌学院的“重金求贤令”,在我们为其“非凡之举”啧啧赞叹的同时,更应该看到不同地区高校之间存在的鲜明差距。由于地理因素和教育资源缺乏均衡化,北京、上海、广州等城市集聚着更多的教育资源和更多的知名大学,而诸如河南、山东等地与之相比简直“羞于开口”。
博士生和学科带头人属于高级知识分子,在同等的待遇、薪资等条件下,当然会选择大城市,这也是“比较优势”在择业方面的凸显。因此,大城市对高级人才的吸引永远是恒定的状态,当然他们也不会像许昌学院、山东一些大学那样对人才产生“望眼欲穿”的期盼感。
小城市因缺乏地缘优势,学校名气不够“张扬”,亦或在学科建树上乏善可陈,造成了这些高校在人才竞争中处于弱势地位,难以取得一些高级人才的认同。在此情况下,这些高校给出提高安家费、住房补贴、科研启动费等组合诱惑,也的确是特殊时期的无奈之举。
事实证明,国内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正是有赖于各个层次、众多专业、不同区域之间人才顺畅流动形成的爆发力,这种自由流动是对此前僵化、固化的人才培养模式的反拨,很多优秀的人才因此脱颖而出,释放出蓬勃的活力与创造力。在资源相对匮乏的境遇之下,一些中小城市的高校能够拿出丰厚的薪资待遇招贤纳士,敢于在人才的拼抢中和一些大城市的高校“掰手腕”,体现了他们力争上游的雄心,更折射了他们在目前情况下“向上生长的焦虑”。
作为社会高级知识分子的博士和大学里的学科带头人,他们在流动中不仅考虑自己的薪资水准和待遇,渴望自己的努力能够得到响应的回报,更考虑的是自己人生价值能否在新的环境中得到淋漓尽致的实现,自己的学术空间能否在未来的时间内得到最大的扩展,因此在“钱景”和“前景”中大部分会选择后者。因此,这些高校可能会招来部分人才,但他们的作用能否发挥最大化,能否在有效时间内在自己的领域内独树一帜,还有待去考证。毕竟学术成长不是简单的“1+1=2”,而是需要学术氛围和良好的软环境。
高校“重金求贤令”折射了“向上生长的焦虑”,为缓解此类焦虑,这些普通高校求贤若渴、善待人才,演绎一曲曲“凤求凰”,以期实现在人才的带动下低位起飞、后发先至,这只是其一。其二,教育均衡化发展的背景下,国家在教育的发展规划中,在投入和政策供给等方面应该给予中小城市一定的“干货”,甚至可以采取大城市高校外迁或和中小城市的联姻等方式缩小两者之间的差距,以此吸引更多优秀人才的加盟。第三,普通高校更要注重学术氛围的营造,做好内部人才的挖潜工作,为他们搭建好成长的平台,不要被“外来的和尚会念经”的思维所左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