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青报一篇名为《这块屏幕可能改变命运》的文章刷屏了。观感冲击之后,人们逐渐回归理性,一时间,对一张屏幕改变命运的质疑、批评的声音日甚一日,甚嚣尘上。在喧嚣的缝隙里,两条信息引起了我的注意:
其一,直播教学的运营商东方闻道网校相关负责人表示,直播课确实是收费运营,“但目前在绝大多数贫困地区,都是政府提供购买,学生并不承担经济压力。”
其二,网易老总丁磊在表示:这个事情太棒了!但我觉得只有200多所学校远远不够,应该有2000所,2万所。网易决定捐出1亿元,来支持更多学校落地这个模式,让知识无阶层流动,让中国处处都是学区房。
这两条信息给我带来的心理冲击远远超过那篇文章本身。直播教学作为科技进步对学校教育的反哺,本身并没有问题。地方政府及教育行政部门,企业家乃至每个社会成员对待那直播教学的态度、做法才是最重要的问题。过于夸大直播教学的作用,失去了对教育的基本认知,做出了偏离教育发展正确轨道的判断,采取了饮鸩止渴的短视措施,才是贫困地区高中教育之大不幸。
我认为, 直播教学作为贫困地区高中课堂教学的借鉴、补充无疑是有益的,但是它绝对不是贫困地区孩子改变命运的“神医神药”。地方政府及有关人士以孤注一掷的姿态为它下注,是不明智的。那张屏幕充其量只是“助攻”,绝不可能成为 “主攻”,贫困地区高中教育切不可因为那张屏幕而跑偏了方向。
首先,均衡发展是教育正途,教育公平是百姓最大福祉。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健全学生资助制度,使绝大多数城乡新增劳动力接受高中阶段教育、更多接受高等教育。”高中教育,虽没被列入义务教育,但是党和政府“普及高中教育”的誓言也并不是一句空话。各级政府办教育的“主攻”方向应该是推进教育均衡发展,促进教育公平,而不是解一时之急,短平快,满足高考政绩的“屏幕”。
直播的教学,能看却不能融入,看得见的教育鸿沟依然存在;不直播的教育,看不见的教育鸿沟更深更宽。需要注意的是,教育均衡发展的重点恰恰不是设备、技术,而是人,是师资水平的均衡。贫困地区的地方政府应该正视高中教育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积极采取措施,补短板,强基础。如果民间资本愿意助教育一臂之力的话,希望也如马云一样着眼于乡村优秀教师的培养和引领。
其次,以人为本是教育之正解,以技术为本是教育的误区。不可否认,网络直播教学覆盖面广、可重复、可以给身处教育鸿沟两边的学校、学生架起一座桥梁,以技术所能及的力量让优质教学资源实现分享,从而促进贫困地区高中教学水平的提高。但是,网络直播教学,对观看教学的一方来说,缺少互动性、温度感、机动性、个性化,虽然授课老师准备充分,甚至给直播班学生“开小灶”,也难以实现面对面真实的教学效果,更不用以教学替代全部的教育。仅靠一张屏就能改变命运,实在是一个伪命题。
魏忠在其《教育正悄悄发生一场革命》里说:“大数据教育,数据穿梭其中,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将通过人与技术的关系来实现。”这个认知给我们的启示是:教育的终端是人,教育者、被教育者都是人;技术可能改变教育的场景、常态,但是,技术永远是人的奴仆,技术顶多叫教学,而不能叫教育。技术再先进,如果没有人的因素,永远无法释放生命情怀,实现生命意义。贫困地区学生的生命成长没有人——即使是那些被认为教学水平低下的贫困地区老师的参与,考上北清,也不可能实现。为学生默默付出的不是屏幕,而是那些任劳任怨的老师。这些老师更需要通过学习培训提高教学水平,增强教学自信,而不是只是“助教”。我们更该为这些老师做些实事,而不是以一张张屏幕践踏他们的自信与尊严。
其三,决定命运的永远自己,把命运交给一张屏是新技术幌子下的迷信。毋庸置疑,技术的确能带来教学上的创新。但是,一个学生的成功,离不开自己的努力。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的发展是内因和外因共同起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变化发展的条件,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学生的成长是一个不断采外补内的过程,技术、知识,只是不过是媒介,连教师、同学都不过是其成长过程中的“重要他人”。因此,依赖技术、迷信他人,都不如相信自己。推而广之,依赖技术、迷信名校、热衷补课的家长和学生应该好好反思。
还有,改变命运的方式千千万万,考上北清只能是其中一种;教学不是教育的全部,不唯分数的教育才更有温度,更有情怀。那篇刷屏的文章和上面两条信息没有这样的基本认知。这也正是教育要大力普及的教育常识。“技术点亮希望,公平成就未来。”贫困地区高中教育不应该排斥“一块屏”,但是,高中教育更应该走均衡发展之路。愿贫困地区的孩子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梦能够梦想成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