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避免学生沉迷手机,可尝试用公约予以约束

关于“手机能否进校园”,主流观点有三类:一类是手机不能带进校园,其理由是学生玩手机容易上瘾,耽误学习;另一类是手机能带进校园,其理由是在信息时代,手机是一个重要的工具,学生接触手机才能和世界接轨;最后一类是手机能否进校园,不能一刀切,应该辩证看待。

从不同的立场和角度来看,三类观点都有可取之处。南京一中国际部对于该问题展开了一场辩论,想借此方式来确定手机能否进校园。我认为,这样做意义不是很大,而应该把辩论变成座谈,让学生、校方和家长一起讨论学生在校如何使用手机,形成手机使用公约,师生共同遵守,意义更大。

正如南京一中国际部主任黄侃解释其辩论的结论“有条件的使用手机”,即“老师要求使用手机查阅资料时,学生可使用手机,其余在校时间,学生都需要把手机上交装在挂在墙上的专属手机袋”,这其实就是一条公约。但是如何让手机在学生手里既能起到沟通和帮助学习的功能,又能避免学生迷失在手机里,仅靠一条公约是不够的,应该有更明确的、条文式的手机使用公约才能奏效,它应涵盖手机使用范围,时间以及方法等,所以建立公约是一项复杂而又必须要做的事情。

从其他学校或班级仿制公约条文确实是最简单的办法,但是多年来的从教经验发现公约并不是“一招鲜”。针对不同的班级,不同的学段,公约条文应有所不同,不然就会导致公约执行起来费力,最后不了了之。每一位试图建立公约的教师首先应该充分领悟《教育部办公厅关于做好预防中小学生沉迷网络教育引导工作的紧急通知》的文件精神,然后需要听取学生的意见。

我曾在不同班级做过调查,发现无论是初中生还是高中生,他们绝大多数还是会很理性的对待手机的使用问题,同时也承认很多时候会身不由己陷入到玩手游当中,以至于耽误学习,而学习成绩的下滑和压力的增加,又会让自己更加沉浸到手机游戏当中。借助这些问题,我进一步征询他们意见,他们提出了很多意见给了我很大的启发。例如“宿舍无手机”、“课间无手机”和“无手机周”(一个月设置一周自觉不带手机,既可以培养克制力,又能培养自觉性)等。还有“最爱APP”(一周寻找出两到三个时间段让大家一起交流和使用手机中的一些有益APP)。还有“手机课堂”(利用手机让学生在课堂上自主探讨问题,进行“翻转课堂”等)。这些意见和建议可以根据全班学生拥有手机和使用手机情况,有选择性地融入到公约中,并让学生投票通过,形成公约条文文本。

公约的执行和监督往往是难度较大的地方,可以采取相互配合、相互监督、说理攻心为主,条件惩罚为辅的方式进行。相互配合指的是师生之间应该相互配合,达成默契,以利于公约的执行。例如制定了“宿舍无手机”公约,老师就应该设置手机袋,让学生午休和晚上把手机放入袋,并有责任保管。相互监督指的是学生之间相互监督,让学生理解相互监督是为了相互帮助成长,良性的监督氛围不应该是相互埋怨或打小报告。说理攻心主要针对的是对使用手机已经有所沉迷或对公约具有一定抵触心理的学生,老师应该多关注,多理解,也多给予及时的谈心说服。条件惩罚不是体罚,更不是损害孩子的身心健康,而是通过惩罚让学生知道公约的约束性,并且利用惩罚来做学生的思想工作才是惩罚的重点,我曾经就陪过班上违反公约的学生一起跑步,陪学生打扫卫生以及陪学生打水,利用这些时间对他们进行情感引导。

最后公约的执行还需要得到家长的支持,借助教育部《致全国中小学生家长的一封信》等文件,对家长进行相关的指导,让家长支持公约的执行,并把公约的精神渗透到家庭教育中去,让公约的效力在家校两方面达成一致。

信息时代,手机已经融入到了每一个人的工作和生活中去,完全戒除手机或不管不问的教育理念和方法都是不对的,对于身心发展还尚未成熟的中小学生来说,沉迷手机也是自身难以控制的事情。只有在公约的框架下进行引导和监督,才能让学生的自控力得到提高,让其遵守规则的意识得以加强,从而也就会影响到其使用手机的心理状态和行为,让手机真正成为一个工具而不是玩具。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公约  公约词条  沉迷  沉迷词条  约束  约束词条  予以  予以词条  尝试  尝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