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对“不动笔成为第一作者”的现象要系统治理

一些校长在科研成果上署名,并成为课题成果的第一作者,不仅是公开的秘密,也是很多学校教科研的一条“潜规则”。这条“潜规则”之所以盛行已久,校长固然有一定责任,但在治理这一乱象时,把板子只打在校长一人身上却不太合适。

首先,这一“潜规则”的盛行是由不健康的科研成果评审机制造成的。如果科研成果第一作者不是校长,即使成果质量再高,也难入评审“专家”的法眼。以课题立项评审为例,几个“专家”组成的评审组要在一两个工作日内完成几百份来自不同学科、不同专业、不同研究方向的课题立项评审,怎么评?很简单,首先看第一作者是谁,然后捎带看看课题的题目,再简单翻翻里面的内容,两三分钟搞定!这样的评审方式,不把校长放在第一作者,如何通过评审?为什么把校长放在第一作者很容易通过评审呢?首先因为校长对外交流多,“专家”们熟悉校长。另外,还有一个重要原因,“专家组”参加第一作者是校长的课题开题、中期检查、结题鉴定会时,拿的“辛苦费”可能会多一些。

其次,这一“潜规则”的盛行,学校教科研管理部门也难辞其咎。很多学校的教科研管理部门出于各种目的,无论校长是否参与研究,都会在校长知情或不知情的情况下,在论文、课题或其他一些奖项上把校长名字放在第一位。或者安排科研能力较强的教师专门给校长写论文、做课题。科研管理部门的错误管理方法使得本应实事求是的教育科研失去诚信,破坏了学校的科研生态。

再次,这一“潜规则”的盛行,校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不动笔成为第一作者的校长中,的确有少部分校长是不知情的,也有相当一部分校长是默许的。校长最大的责任是利用手中的财务审批权造就了一个区域内小有名气的“专家”组成的“小圈子”。在很多省市,都会有一部分小有名气的“专家”,他们在自己的工作岗位差不多就是挂个名,大部分时间奔波于各项课题的开题、中期检查、结题论证及科研成果的评审会。由于他们的“辛苦费”是校长签发的,他们在评审时自然只认可校长,很难认可普通教师。

要想治理这一乱象,必须减少无价值的教师课题对学校的干扰。目前,教师课题研究数量之多已经到了泛滥的地步。随便哪个部门都能下发课题申报通知,随便哪个部门都能组织和管理课题研究。在教师科研能力、科研条件保障等尚不成熟的情况下,庞大的课题数量,必然会导致乱象的产生。

要治理这一乱象,必须规范教科研管理评价方式。教育主管部门对学校的考核中很重视教科研的数量,例如发表了多少文章、完成了多少课题,部分学校为了在考核中取得不错的成绩,自然要想办法多发表文章,多有课题立项。为了在这项考核中取得好成绩,校长成为第一作者就会成为一种必然现象。

要治理这一乱象,需要评审专家自律。参与评审是一份责任,在评审时,不能违背自己的良心,不能人为破坏教科研生态,要以对教育及社会负责的态度,不徇私情、不存私心,真真切切把优秀成果选出来。

要治理这一乱象,需要校长以严谨的态度管理好学校的教科研生态。在教科研管理上,要营造阶梯式研究团队,提高研究质量;在科研成果署名上要尊重事实、不弄虚作假;在对外教科研交流上,要以对学校负责的态度,远离不健康的学术“小圈子”。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动笔  动笔词条  治理  治理词条  现象  现象词条  成为  成为词条  作者  作者词条  
教育评论教育

 教育不能背离了“善”

最近读《教育的价值》一书,看到康德的一个观点:“好的教育是世界上所有‘善’的根源”。对此,我的理解是,人是复杂的动物,在人身上,既有善的一面,又有恶的一面,而教...(展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