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教师节期间,教育部教师工作司、中国教师发展基金会联合发起“为教师亮灯”公益活动,倡议全国各地于教师节当天20:00—21:00在地标性建筑上为教师“亮灯”,通过LED大屏幕滚动播放“老师,您好!”字样,以此弘扬尊师文化,引导社会各界感念师恩、礼敬教师,为教师营造浓厚的节日氛围。(9月9日中国教育报)
现实中,由于职业特性和工作条件的限制,教师的大部分工作时间都是在校园内;教育教学工作繁杂,学校教育又缺少家庭的配合,导致教育教学的难度加大;各种规章制度在严格规范教师行为的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束缚了教师的手脚。这些因素叠加,弱化了教师的职业幸福感。
今年教育部倡导全国各地在第34个教师节当晚,为教师“亮灯”,不仅是“尊师重教”新的创举,让教师在节日的鲜花、掌声和欢歌笑语中产生新的期待,而且也使教师倦怠的心灵得到慰藉。其实,教师最期望的,是能为他们点亮“心灯”,让教师真正成为最幸福的职业。
近年来,党和国家非常重视教育的发展,重视教师的成长。2015年,国家出台《乡村教师支持计划(2015—2020年)》,全面推开中小学教师职称制度改革,不断提高乡村教师生活待遇,打破中小学教师的职业“天花板”;2018年出台《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旨在让尊师重教蔚然成风,让广大教师在岗位上有幸福感、事业上有成就感、社会上有荣誉感,让教师成为让人羡慕的职业。
要贯彻落实好这些政策,让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的幸福,体会到事业的成就,享受到人们的尊重,还得在以下几方面下功夫。
一要正确认识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的作用,让教师享受到应有的尊重。学生的成长,家庭、学校和社会教育缺一不可。我们不能过分夸大学校教育的作用,而无视家庭教育、社会教育的责任。学校教育一旦被无限扩大,会让教师背上沉重的精神枷锁,感受不到应有的尊重和幸福。
二要认真厘清教师的职责,让学校教育回归本位,让教师安心从教。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要减少行政干预,减少务虚的、流于形式的“官样”检查,减少与学校教育教学无关的繁杂事务,真正还学校正常的教育秩序和安宁的教学环境。学校要科学合理安排教师的教育教学任务,减少与教育教学无关的、不必要的开会和检查等,给教师更多进修、培训、学习的机会,让教师能静心教书,精心育人,专心学习成长。
三要正确理解教育、惩戒和体罚的含义,让教师放开手脚从事教育教学。在教育教学的双边关系中,我们要确立教师平等中的首席地位,给予教师批评教育和适当惩戒的权利。千万不能将教育和惩戒完全对立,将惩戒和体罚完全等同起来,否则会导致家校关系、师生关系陷入对立甚至敌对的境地,让教师失去应有的尊严。
四要科学评价教师的业绩,让教师真正感受到职业的成就和社会的认同。考核教师,不能单纯以学生的考试分数和升学率为标准,而应结合教师师德、工作态度、工作岗位、工作量和教学质量等全面衡量,采用多元化评价,让教师能看到自己的优势和劣势,增强职业认同感和成就感。
五要充分发挥新闻宣传和舆论导向作用,加强“尊师重教”的宣传和落实,真正营造出全社会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切实减轻教师的职业压力,让教师职业成为全社会最尊重、最羡慕的职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