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加入蒲公英评论员队伍时间不长,但写教育评论已经有几年了。截至昨天,我在蒲公英评论网发布作品12篇,入选锐评9篇,入选率为75%。在写作过程中,我的体会是,写好教育评论,要抓住三个关键。
一、学习教育教学相关理论是写好教育评论的前提。马克思说过,没有理论指导的实践是盲目的实践,盲目的实践必然要走不必要的弯路。如果对“什么是教育评论?”“教育评论评论什么?”“教育评论如何评?如何论?”等基本理论都不了解,是无法写好教育评论的。再者,如果对形式逻辑的四个基本规律即同一律、排中律、充足理由律和矛盾律不熟悉,写的文章难免会出现混淆概念、偷换概念、文不对题、转移论题或偷换论题、自相矛盾、虚假理由等逻辑错误。
二、借鉴名家经验是写好教育评论的捷径。判断教育评论名家的标准有二,一是所写评论入选率高,二是评论的访问量大。前者如江苏省宿迁经贸高等职业技术学校的吴维煊老师,发布81篇评论,入选锐评42篇、犀言33次,评论入选率高达92.6%;后者如21世纪教育研究院副院长熊丙奇,评论访问量平均高达400人次。人们常说,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行万里路不如跟随成功者的脚步。借鉴名家的评论,看他们如何选题,如何分析,如何论证,把自己的评论同名家的评论进行比较,找出差距,及时修改,就能不断提高自己的评论水平。
三、“读、思、学、行”是写好教育评论的保证。韩愈在《劝学诗》中写到:“读书患不多,思义患不明。患足己不学,既学患不行。”这虽然是一首劝学诗,但对我们写好教育评论很有启发。
要想写好教育评论,首先要多读,能在阅读中发现问题,找到写作素材,解决“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困难。
其次要多思、多学,法国哲学家帕斯卡在《人是一根会思考的芦苇》一书中写到:“人既高贵又渺小,人因思想而高贵,高贵到知道自己渺小和高贵。人是自然界中最脆弱的东西,所以他是一根芦苇,但他因为会思考,可以囊括宇宙,可以通向无穷,这就是人在宇宙中的全部尊严。”多思、多学能增强人的自觉意识,发挥写作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提出新颖独到的观点。
最后要多行,行动是最有力量的,正如克雷洛夫所言:“现实是此岸,理想是彼岸,而行动则是架在理想和现实之间的桥梁。”即使我们有很恰当的选题,也熟练掌握了证实方法,但如果只是“放落斧头聊天”,也是写不出好的教育评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