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杭州的孙女士狠心花费三个月的工资,将儿子送进学校组织的暑假英国游学团。这是孙女士的儿子上小学6年以来第一次出国,而这6年间全班只有儿子一个人没出过国。如今,大城市的不少小学生已经不再比谁出过国了,而是比谁出国的次数多。
精英阶层对孩子的教育投入,远非我们的想象力所能企及。笔者前不久跟几个朋友闲聊,一个朋友说他在北京的外甥孙女,正在上小学一年级,半年的花费就是8万元。我们一年死守的几万元工资,在北京连塞牙缝都不够,这实在令人汗颜。看来,以前我们对所谓“天价幼儿园”“贵族学校”的认识都过于肤浅。
当我们还在探讨如何与国内发达地区的优质学校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实现教育公平的时候,大城市的小朋友已霸气地坐上飞机飞向地球上任何一个国家。中国社会的阶层分化导致教育差异性逐渐放大。在英国呆两周的费用为3万元,这笔开支对大城市的精英高端家庭来说只是九牛一毛,中产家庭也能负担起这笔费用。当他们的孩子掰着指头数谁的护照上签证次数最多时,大部分收入一般的家庭却在为这笔不菲的开支而烦恼。
“全班只有儿子一个人没出过国”,这既是家长的苦恼,更是家长的焦虑。“砸锅卖铁都要供孩子上学”,折射出来的是上一代父母对教育的崇拜和信仰。而今日的出国游学,则成了学生间的比拼、家长间的攀比。精明的研学机构和旅行社,正是揣摩透了家长的此种攀比心理,将研学旅行完全鼓吹为另一种形式上的“抢跑”。在某种程度上而言,今日家长的教育焦虑,更多的集中在大城市学生家庭的家长身上。此种焦虑的产生,一方面是商业利益的煽动,另一方面则是受家长互相攀比的带动。
我们并不反对经济条件好的家庭送孩子出国游学,只是不愿意看到过度的商业化把研学旅行推向了金钱上的比拼。这种从大城市家长身上开始的教育焦虑放大蔓延为整个社会的焦灼,着实令人不安。说好的立德树人,说好的立足实际,通过研学旅行对国情、省情、县情、乡情进行了解,显然远没有做好。面向大多数普通家庭的孩子的研学旅行,何时能真正开展起来,是各级教育部门、学校和研学机构需要认真思考的问题。
理想的教育状态是均衡发展,但是财富不均衡的事实注定了教育的不均衡。教育本来是最能体现社会公平的一种方式,也是缩小社会群体间财富差距的基本手段。“全班只有儿子一个人没出过国”,透过家长的这声喟叹,我们应当读懂的是,促进教育公平的事业仍然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