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面对新媒体的“冲击波”,教育纸媒如何应变?

近日,一篇题为“对新媒体冲击下纸媒生存状况的思考”的文章引起了我的注意。文章的主要内容是:我国媒体行业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纸质媒体受到新媒体的冲击,发展日益艰难。

新形势下,纸媒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冲击,教育纸媒也不例外。作为一名教育工作者和教育信息传播者,我一直以来都非常关注教育纸媒。每天到学校的第一件事情就是翻开《中国教育报》《中国教师报》《现代教育报》《浙江教育报》等教育纸媒,洞察教育改革动态、浏览教育新闻、关注资深政策解读、欣赏深度教育评论、品读专业文章……

然而,如今,像我这样专注于教育纸媒的一线教师并不多。有的学校订阅的纸媒,除了兼任信息宣传的教师和管理者会翻阅外,几乎处于“无人问津”的状态。多数教师更愿意在微信、微博、网站上浏览教育新闻、关注教育动态。

新媒体较教育纸媒有哪些优势呢?其一,新媒体传播速度更快、传播方式更多样化、信息量更大;其二,新媒体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让受众几乎随时随地都可以查看;其三,新媒体短时间内可以聚集大量“粉丝”,广告效应好;其四,在不违反法律法规的前提下,几乎人人都可以参与新媒体文章的发布和阅读。

面对新媒体的这些优势,教育纸媒该如何提升自己呢?

首先,教育纸媒要着力发展自身的优势。面对新媒体带来的“冲击波”,教育纸媒依然能顽强发展,说明其自身的优势也不少。

第一,各级教育纸媒由各级教育行政部门主管,一定程度上承担着为教育行政部门发布和解读政策、文件的任务,在某个地区或领域内有一定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第二,教育纸媒对稿件把关严格,出刊前的修改与审核更是细致到位,编辑会经常为一个标题、一个标点、一个词语的使用反复斟酌。

第三,阅读一份纸媒报刊犹如看一本好书,可以使人静下心来,让生活节奏变慢的同时获得知识增长。

第四,有一批水平高、专业性强的记者与编辑,他们跑基层、接顶层,使教育纸媒具有新媒体于一段时间内达不到的深度和专业度。

其次,教育纸媒要在融合转型中寻求新发展。信息时代已经到来,教育纸媒不能停留在传统、单一的纸质宣传层面上,要寻求传统纸媒与新媒体的高度融合。

一方面,教育纸媒要自主开发网站、微博、微信公众号等平台。这些平台除了发布同步于纸媒上的文章外,还要征集和发布一些关于政策解读、热点话题的优质稿件。另一方面,寻找合作机构和平台,做一些有利于自身发展和教育服务的项目,如名校长实验室、优秀教育局长论坛等。

当然,读者所需才是纸媒努力的方向。在对广大基层读者进行广泛调研的基础上,纸媒应不断调整版面的类型、栏目的种类。如《中国教育报·校长周刊》每年度都会利用微信公众号等平台对读者进行问卷调查,根据读者的意见和对栏目的喜爱程度来确定下一年度的栏目类型。

此外,教育纸媒一定要与基层心连心。作为教育信息的权威发布平台,教育纸媒的记者要多担任“通讯员”的角色,多下基层了解情况、掌握一手材料,切切实实地为基层发正确之声、解决实际问题。如2018年,《中国教育报》编辑部要求每个部门的记者、编辑与一个县级基层单位进行联系,以达到和基层面对面的目的。

目前,部分教育纸媒属于自负盈亏的事业单位,要想正常运作,还存在很多困难。面对这种情况,教育纸媒除了要自身“救赎”外,政府层面也需根据实际情况,提供有力的政策支持与帮助,如把部分教育纸媒转为半额拨款事业单位,减轻其财务压力;提高工作人员的出差报销额度;以政府层面帮助组织一些大型活动等。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冲击波  冲击波词条  应变  应变词条  面对  面对词条  媒体  媒体词条  如何  如何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