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新课改的深入推进,小组合作成为当下中小学教师们积极尝试的学习模式。小组合作意味着课堂上出现一定程度的互动,包括师生互动、生生互动等。因为合作学习的基本途径是讨论,所以随之而来的“噪音”成为当下课堂环境的一个新问题。
小组合作学习的精髓在于关注每位学生的个性特征,让每个孩子都有参与的机会。通过小组讨论活动,让学生的大脑开动起来,必然会改变原来教师“一言堂”的被动学习氛围。这是一种积极的教学变革,师生都应该尽快顺应这种课堂“新常态”。但“噪音”等干扰因素的增加、上课时间的延迟对学生来说意味着可能会错过有效的学习机会,甚至会出现恶性循环。如何为课堂“降噪”成为新课改中亟需探索的新课题。
国内当下的课堂之所以出现讨论声过大的现象,一个根本原因是班级容量过大。人多空间小,声音相对集中后自然就大。观察发现,讨论中,为让同伴听得清,发言的同学必须提高嗓门。在这种“正反馈”机制下,讨论就变成了可怕的集体“吼叫”。
如何改变现状,有效推进小组合作学习,我认为可以做以下尝试。
一是降低班级容量。大班容量是与讲授式教学相适应的,已经明显不适应于当下小组合作、讨论式教学法的需要。要推进小组合作学习就要尽可能缩小班级容量,采用小班化授课。一般而言,班级人数控制在30人以下最为适宜。
二是调整座位编排。传统的教室布局是以教师为中心的,课桌布置成排,学生的目光一致投向教师。这种布置既造成了小组成员之间交流的不便,也造成了小组之间的干扰,不适合于小组讨论式学习。比较合理的布局应该是“小集中”“大分散”的方式,或是“大圆圈”形式,以减少小组之间的声音干扰。
三是完善教师配置。班级容量小的一个前提,就是生师比随之减小。国家要根据教学改革的需要统一制定标准,各地根据实际情况逐步实施。在一些条件达标的学校,可以率先尝试新课改试点,积累经验,逐步推广。条件达不到的学校,就只能暂时“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了。
最后需要说明的是,教师的自身建设也要跟上。教师要有“空杯心态”,要随之改变自己的知识结构和教学方法,研究如何预设讨论问题、如何现场观课、如何进行点评引领,从讲的功夫变为听与讲相结合的功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