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岩松委员选提案的头一条标准是“不那么热门”,但今年两会,白岩松的提案关于“双一流”建设,却不那么符合自己定的标准。因为,“双一流”建设自提出之日起就备受关注,并且写进了十九大报告和政府工作报告。但他在意的,却是这个热话题的冷侧面――没有列入“双一流”的非名校。
当大家都在热议“双一流”建设时,白岩松却把关注的目光投向了另一端——教育主管部门不能仅提“双一流”建设,也要提非名校建设。他说,“这个提案来自于‘刺激’,我到一些非‘双一流’的高校,跟学生交流的时候,他们的不自信和自卑所给我的刺激是很强的”。白岩松的提案,在我看来,是对教育公平的呼吁,是对高等教育均衡、协调发展的建议。
的确,在“双一流”建设的时代大潮中,社会公众往往会将关注的目光较多地投向“双一流”,甚至对“双一流”青睐有加,在一定程度上这也无可厚非。现阶段,集中优势资源和力量重点建设若干所“双一流”大学,引领中国大学的建设和发展,提升中国高等教育的办学质量,具有特定历史阶段的积极作用。教育部部长陈宝生也指出,集中优势资源,培育冲刺世界水平的“国家队”,也是世界上很多国家的做法。
但“双一流”建设并不意味着对非“双一流”高校的忽视或看轻。在我看来,“双一流”和非“双一流”,头衔、实力、声望不同,但立德树人的初心相同。就此而言,“双一流”和非“双一流”都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建设者、推动者,只有分工差异,没有高低贵贱之别。
我们不能在大力建设“双一流”的道路上忽略了非“双一流”这个重要的基础。在某种程度上,倘若将“双一流”建设看成新时代中国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新引擎,那么,占据90%以上数量的非“双一流”高校则是中国高等教育的基石,是“双一流”高校这朵红花不可或缺的生命绿叶。只有这些非“双一流”高校的大发展,才能使“双一流”这朵红花保持争奇斗艳、持续发展的动力,而中国高等教育也才能不断地健康发展。
因此,既要集中力量办好“双一流”,也要大力加强非“双一流”的建设。教育主管部门、文化宣传部门等要深化制度设计、细化政策,加大协调发展高校政策的贯彻和宣传力度,既要关注和支持“双一流”建设,更要关注和支持学校和学生数量都极为庞大的非“双一流”建设。引导“双一流”和非“双一流”高校加强命运共同体意识,在竞争中合作,在你追我赶中互助,在差异化的办学实践中共同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