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国家大力倡导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而问题意识是创新能力的前提条件。爱问是儿童的天性,学龄前的孩子通常会围着大人不停地问“这是什么?”“为什么?”然而进入中学之后,课堂上问“为什么”的学生反倒越来越少了。(11月15日中国教育报)
学生不爱发问,是应知应会都懂了吗?是所思所想都有答案了吗?还是通过其他方式进行了自主探索?据观察,情况并非如此。
学生不仅不愿意问,在课堂上,许多学生也不愿意参与到问题的讨论中去,在他们看来问题并不重要,他们总是在等待“更加重要”的答案。当教师问及学生问题时,学生总是以沉默或“不知道”来应付,到了中学,大部分课堂都是老师自问自答,唱着独角戏。课间,为数不多的问老师问题的学生,问的问题一般都是做不出来的题目而已,并非思索过程中的困惑。甚至,有的班级为了鼓励学生问问题,不得不对问问题学生予以奖励,或强制规定一个星期问问题的次数。
大学如何?“学生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没有问题。”这是一外籍教授评价中国大学生的话,掷地有声,振聋发聩。
我们总是抱怨孩子们不愿思考,不愿问问题,其实,我们更应该思考是什么原因导致孩子们慢慢地沉默、不思考的。
我曾带过一个学生珠,他思维灵活,可是成绩并不好,总感觉他落落不得志。一次课堂上,在我说到“三元及第”时,珠小声地问:“有这样的牛人吗?”我认真回答:“有,还不止一个呢。”珠又问:“那一共有多少人,是哪些人?”我被问懵了,像这样打破砂锅问到底的孩子确实很少,虽然问题问的不深,但为了激励学生问问题,我表扬了成绩不好的珠的好问、探究精神,并答应课后我将和他一起探求历史事实。
自此后,珠对语文表现出极大的兴趣,并向我吐肺腑之言:曾经因为好问,总被老师批评“捣乱”,后来不问了,听课也感觉索然无味了。我鼓励他,说一个老师的批评不代表全部教师都会这样,但他告诉我不只是一位教师,很多教师都这样批评过他的“冒昧之问”,甚至家长也很不耐烦他的问非所学、问非所考。孩子所问反映其所思、所需,可是家长、老师往往因为其非所学、所考而冷淡对待。
珠的经历是许多孩子经历的缩影。因为在老师公开课上发问,课后受到老师批评、惩罚的也不乏其例;因为在大人讨论问题时发表见解或表示困惑,而被呵斥“大人说话,小孩不要乱插嘴”的也大有人在。孩子们在这种学校和家庭教育氛围中,发现问题的能力必然退化,追问问题的探索精神也必然泯灭,而与之同时丧失的是孩子们的好奇心,对某方面的浓厚兴趣、发散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创新思维等方面得以发展的机会。
家长、学校教育理念落后,重知识轻能力、重分数轻思维、重答案轻逻辑过程、重效率轻效益,这样教育孩子,我们的关注点错了位,也会导致孩子能力、素养的发展错位甚至缺失。因此,改变孩子首先得改变其人生的引路者。
作为孩子人生引路者的家长、老师,对孩子们因好奇心而生的问题意识、批判思维、创新思维、自主发展意识皆需用心呵护和培养。人工智能时代,人类相对于机器人的优势就在这里,对此我们应该持有一种庄严的敬畏感和责任感。教育是发展人的事业,发展人而非机器所能拥有的素养——对事物的好奇和兴致,对现实世界的思考、质疑和批判,对生活方式及时空的探索和开拓创新……
要充分认识到,孩子们提出的问题可能正是其发散性思维活跃发展的表现,也可能是孩子们创新思维发展的先兆,也有可能是孩子们批判性思维发展的开始。如果家长、老师仍用固定思维来约束他们,以“无用的问题”来呵斥他们,这极可能导致孩子们不愿发问,以至于不会质疑,乖的学生成功地走进固定思维的怪圈,而反抗性较强的孩子可能因此不愿意学习,不愿意思考。这样我们的孩子岂不是越学越不会思考,越学越笨?
家庭教育、学校教育应抛却其短视的功利性。马云说,眼光长远的投资者预测评估的是10年后的前景,而非明年、后年的利润。教育不也是如此吗?对孩子的成长教育评估更应该高瞻远瞩。
因此,我们应放慢脚步,赏识孩子们的“问题”,诲人不倦,开学生之思维,解学生之困惑,真正地以生为本,培养一个个独立的能自主发展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