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上初中二三年级的大男孩端坐在妈妈驾驶的电动三轮车上,洋洋自得地赶往上学的路上,而这个男孩家距学校仅有二公里。据我所知,现如今此类情况不是个案,每天父母骑着电动车、摩托车或开车接送孩子上、下学的不在少数。一些家长对此不无叹言,现在的孩子“衣来伸手,饭来张口”并非虚言。
为人父母护犊之心可以理解,考虑安全也在情理之中。但是如若大事小事家长全部代劳,这恐怕就有点越俎代庖了。长此以往会让孩子养成对父母的依赖习惯不说,重要的是对孩子的成长乃至未来的发展都会带来一定程度上的负面影响。
问题表现在孩子及家长身上,但反映的却是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上的缺失和乏力。之所以出现此类现象,追根溯源,一方面是学生怕吃苦思想作祟;另一方面也与家长过度溺爱孩子,或对孩子自强自立精神的培养认知上有偏失。
学校是教育学生的主阵地和主渠道,可通过召开班会或校会等活动,开展诸如自理精神和自强能力等方面的主题教育活动。动之以情,晓之以理,让学生们真正懂得,在青少年时期经受挫折和磨练是人生的重要一课,对促进身心健康和未来成长乃至发展都有意义。鼓励他们从自我做起,从现在做起,争做生活中的强者。
家庭教育是学校教育的同盟军,之所以出现上述现象,分析原因,除了学生自身之外,家长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由此,可借“家长学校”或召开家长会之机,向各位家长说一说,让家长们明确,生活的富足不应该也不能成为娇惯孩子的理由,更不能忽略对孩子艰苦朴素和自立自强能力的培养。一个人只有具备应对挫折的心理素质和能力,以后才能立身于社会,这在将来也会变成一笔精神财富。
另外,还应说明的一点是,学校教育与家庭教育相结合,实现目标预期,不是一两次所能及的,必须一以贯之,成为一种长效机制,这才是有效的治本之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