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莫让不合格的儿童读物毁了孩子童年

这两天,一篇名为《天雷滚滚!那些糟心的儿童绘本》的文章开始在网上流传。文章列举了部分儿童绘本,质疑“挖鼻孔”等内容是否有可能导致孩子模仿,同时表示一些绘本故事的价值观“无法接受”。(7月5日中新网)

文章一发表,真有“一石激起千层浪”之效。家长们的各种评论跟帖,似乎有吐不完的“苦水”。经过梳理发现,文章中提到的绘本有《No,David! /大卫,不可以》《所以呢?》《我是彩虹鱼》等。尽管这些绘本有的作者是凯迪克大奖得主,有的著作获得的阅读评价也很不错,但这些书中确实也存在欠缺之处。

像挖了鼻孔“鼻子就会断掉,永远不会再长出来了!”这种吓唬孩子的内容,明显是忽视了大部分小孩子成长中“秽语”敏感期特征,这些歪曲事实,用欺骗和恐吓式培养好习惯的做法,会对孩子的成长带来不好的导向,是早被学界一致否决的行为。

面对铺天盖地的各种儿童读物,家长们颇感束手无策,纷纷表示为孩子选书成了“难题”。对此,亲子阅读专栏作家李峥嵘强调:“对于给孩子选书,首先要读书的是家长。如果家长自己阅读量大,能够辨认艺术创作的个性和接受不同观点,认识到世界的多元,常常和孩子交流,就可以引导孩子的阅读。”

李峥嵘老师的观点无疑是给我们指明了一条正确的方向,然而让家长把关的这条建议要落实下去,需要基于家长的文化层次、教育理念、阅读时间、沟通能力等诸方面才可以达到,并非简单说说而已,否则那将是“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的两难局面。

笔者以为与其让家长来被动防护,不如从出版的环境整治入手,主动截源。

首先,儿童读物的引入把关要严,不能听风就是雨。文化是建立在民族传统上的,如《大卫,不可以》是美国作者,站在西方文化土壤上写出的作品到东方难免有“水土不服”。另外我们要注意作品也有“有效期”,一些过去被普遍使用的教育观念,不等于还适应新发展下的认识观。所以,我们在引进作品时,要注意选择,出版时有必要对内容做适当的增、删、调,以确保内容的教育性、科学性。

其次,儿童读物的出版管理要前置。有人说,女人和孩子的钱最好赚。女人是赚化妆的钱,而赚孩子的钱好多方面就在儿童读物和玩物上。孩子是一个家庭明天的寄托,家长们只要孩子喜欢就会不惜代价。于是,有些所谓的“儿童作家”“儿童出版家”为了钱什么都塞给孩子,甚至包括淫秽、反动、危险的东西。所以,文化管理部门必须对儿童读物加强出版前的审读和管理,一旦发现有问题的作品,就必须责令修改,确保呈给孩子的都是健康的、有益的。

再次,选择童书一定不能买盗版,网购的话要选择出版社官网或正规销售网店。现在的文化市场鱼目混珠现象还比较严重,相关部门要加强对出版物的市场监管,有必要建立一个有权部门联合的专门机构,通过突然的、公开的监管或微服私访等措施,实施常规性管理。对违规出版的,一经查实,除销毁非法物外,还可以考虑从严从重处置,令其“得不偿失”。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莫让  莫让词条  儿童读物  儿童读物词条  合格  合格词条  童年  童年词条  孩子  孩子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