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的国庆假期有八天之久,中间又有中秋节,孩子们经过了一个月的紧张学习生活,难得有这样一个“秋假”放松身心,却被一些教师布置如山的作业所压垮。
对于学生来说,必要的作业不可或缺,但是,大量的作业却极易产生反作用。假期本来是让孩子休息的,他们的心不在学习,便不会认真地完成作业。再说,简单重复抄写的作业对孩子的发展亦没有多少作用,倒不如精心设计一些高质量的作业,让学生既快乐地度过假期,又不妨碍学习。笔者认为,教师不妨布置以下几种作业。
读一本书。部编本语文教材主编温儒敏教授主张语文教学改革要重视精读与泛读(略读)结合,并且一定要指向课外阅读,把课堂教学引申到课外,和学生们的语文生活联系起来。他认为要让中小学生“海量阅读”,学会“连滚带爬”地读。让学生多读书,同时又考得好,这两者完全可以结合。让学生在大量阅读中感知语文,提升自身的语文素养,是部编教材的指导思想,更是当前语文教学的重要改革方向。
长期以来,我们的语文课只顾让学生读文识字,在课文中精雕细琢,却忽视了学生的课外阅读。一方面,这是语文教师指导不力,另一方面,学生没有时间阅读课外书。国庆八天长假,正是学生阅读的大好时机,语文教师与其让学生抄写课文,写练习,做试卷,不如让学生去读整本的书。老师可以开出书单,让学生自由选择。这样的阅读也不一定非要让学生写读后感,摘抄读书笔记,就让学生自由的读,没有负担的读,快快乐乐的读。假期结束后,开个专题读书交流会,让学生交流读书心得,畅谈读书之乐。
游一处景。假期出游,不仅可以领略祖国大好河山,而且可以借此亲近家人,接触社会,领略自然。“读万卷书,不如行万里路”,出游也是一种学习,是涵养性情的重要方式。国庆假期,老师不应用大量的作业“困”住学生,要让学生无拘无束地投入大自然的怀抱,让天性回归,让心灵释放。当然,出游也并不一定非得到名胜古迹,骑上自行车,周游全城,到乡郊的野外,看收获的田野,凡此种种,都有成长的意义,都值得学生去实践,去探索,去感受。
做一件事。这项作业具有高度的开放性与自主性,至于做什么事,由学生自己确定,做得好与不好,也没有硬性要求,这件事可为自己做,也可为父母做,为老师做,为同学做,为他人做。目的是让学生对生活充满热爱,大胆的实现自己的愿望,让这个假期因为一件事,一个人而充满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