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莫把家长的不当教育归咎于“中国式礼貌”

每个家长都希望,孩子能成为一个懂礼貌的好孩子。但是在生活中,“大的让小的”“逼孩子打招呼”“面对夸奖过分自谦”“碍于面子不拒绝”4大“中国式礼貌”,其实是在“伤害”孩子。(8月28日搜狐网)

这些被许多国人作为优良传统的“中国式礼貌”真的会伤害孩子?仔细阅读原文的案例和分析,不难发现文中观点以极端的小概率事件为依据,把家长不当的引导教育责任归咎于“中国式礼貌”本身。

以报道中“大的让小的”案例来说,4岁的哥哥在玩自己的玩具时,2岁的妹妹来捣乱。两人争抢起来,妈妈抱起妹妹,安慰她的同时以责备的口吻对哥哥说:“妹妹还小,你要多让着她!”难道妈妈这句话就“伤害孩子的物权观和自我认同感”?这着实过于拔高。事实上,4岁的孩子已经听得懂一些道理了,此时的“大的要让小的”,仅仅是母亲为解决孩子间的争端发出的一种暂时的叫停指令。即使母亲的真实意图是要大的承担更多责任,从而起到带头作用,做妹妹的表率,但这也并不太过分。

由于部分家长可能的“不分青红皂白”,“一味地借用这种传统礼貌规则来‘批评大的,保护小的’”,故而引起大的“误解”,小的“娇惯”,但就因此怪罪“中国式礼貌”,是“打错了板子”,实在有些“青蝇一相点,白璧遂成冤”。

由此笔者联想到当下一种现象:市面上的育儿理论越来越多,有理念相同的,有理念相悖的,那么究竟怎样育儿才是科学的呢?其实,市面上传播的“育儿经”,有的来源于大数据下的样本归纳,有的是个别人的成功经验总结。可以说这些理念在特定场合下或都没错,但因为文化的差异,家庭环境的不同,时代和社会背景的变化,彼时彼地的“理念”到此时此地不一定完全适用。

因此,唯有结合实际借鉴其理念精髓,而非简单照搬照抄,才是我们应该做的。其一,标准不能一概而论,盲目复制可能只会落得个“东施效颦”的结局。其二,凡事要抓大方向,抓本质问题,对于某些次要的,则可以放松释然些。太注重旁枝末节,反而会影响总体目标的实现。第三,对来自方方面面的理论,要广泛吸纳,对一种理念中的不周延或疑问之处,可以从另一种理论中找到解释和方法。

在笔者看来,“中国式礼貌”本身并没有错,如果家长能在教育孩子过程中顺势而为,往往能“候得花开”。拿“逼孩子打招呼”来说,记得小时候,父亲要求我们“见人要叫人,大的大叫,小的小叫”。父亲告诉我,“舌头打个滚,叫人不折本”,主动打招呼表示对别人的尊重,你尊重别人,别人同样会包容、喜欢你;你有事相求,别人就会乐于帮助你。父亲恰当和不恰当的屡屡“逼迫”,让我长大后在工作中获益匪浅。工作几十年来人际关系一直不错,特别是学校管理工作中,也没有出现特别大的人事冲突。

表达观点必须基于充分的事实材料,且经过平衡、理性的分析。同样,对于“中国式礼貌”,我们岂能因为家长运用不当,就预设结论、生搬硬套地给它套上伤害孩子的“帽子”呢?吸纳他们“古为今用”,是我们回归传统、弘扬民族精神的有力抓手。不过,白璧难免微瑕,在继承和使用中,我们也不能忘记批判性“拿来”的大原则。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归咎  归咎词条  中国式  中国式词条  不当  不当词条  礼貌  礼貌词条  家长  家长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