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著名作家宗璞和知名学者李存山联手推出《三字经节简注本》。其最大的特点是,删改《三字经》中有关“三纲”、“君臣”的内容,并说这是“取其精华,去其糟粕”。(7月31日北京青年报)
作为流传至今的蒙学经典,《三字经》蕴含了我国传统文化中的文学、历史、天文地理、人伦义理等丰富内容,并且三字一句,朗朗上口。自元代之后即得到极为广泛的传播,遍布韩国、日本、越南等儒家文化圈,近代以来更被译成英、法、俄等多种文字,甚至还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选入“儿童道德教育丛书”,向全世界发行。
对于这样的经典读物,我们应该像对待故宫里面的瑰宝那样怀有一颗虔敬之心,你可以贴近它,玩味它,但不能轻易涂抹它,甚至肢解它。文物界有句口头禅:“东西要对。”意思是,收藏的物品肯定得是真货,你可以造新品,但绝对不能造赝品。
《三字经》中的“三纲”为“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它强调的是双方都具有互为条件的道义责任。《封神演义》中有这么一段话:“君为臣纲,君不正,臣投他国;国为民纲,国不正,民起攻之。父为子纲,父不慈,子奔他乡;子为父望,子不正,大义灭亲。夫为妻纲,夫不正,妻可改嫁;妻为夫助,妻不贤,夫则休之。”“三纲”约束的首先是“君”“父”“夫”等处于主导地位的一方,即必须“正”。孔子说:“政者正也。子帅以正,孰敢不正?”“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行。”这都强调了主导者的标杆作用,为君为父为夫者必须起到良好的带头作用。所以,在笔者看来,“三纲”也并非是不经之谈、饱含迂腐之意。
关于“父子亲”的要义,说白了就是要“父慈子孝”。“父慈子孝”是儒家慈孝文化的经典,它是以父母和子女之间的血缘关系为纽带的一种双向义务模式。“父慈”是长辈们应有的模范之举,“子孝”是对感恩教育的重申之意。“父慈子孝”实是中华民族最美好的家庭画卷,也是当今良好家庭教育的样本,这种理念在当代无过时之说,在今后也断然不会泯灭。将“父子亲”归于“糟粕”,笔者实在不敢苟同。
至于“夫妇顺”,讲求的也是夫妻和顺,并不是说妻子要绝对顺从丈夫。中华文化有“相敬如宾”“举案齐眉”的典故,《增广贤文》中也有“妻贤夫祸少,子孝母心安”,强调的是贤妻良母在构建良好家庭中的重要作用。唐太宗李世民之所以有传诵千古的贞观之治,与妻子长孙皇后的贤德也是分不开的。记得有次唐太宗要怒杀谏臣魏征,长孙皇后却向他道贺,强调“君明臣直”的道理,让丈夫幡然醒悟。无可非议,这也是对“夫妇顺”的诠释。
事实上,“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并不是哪一位思想家心血来潮的杜撰,也不是哪一位统治者个人意志的体现,而是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社会组织形式的理论总结。我们可以根据新时代的要求,编写一部《新三字经》,只要经得起历史考验,自然也是对于中华文明的贡献。至于现有的《三字经》,还是让它原汁原味为好。
当然,我们在教学生“君臣义,父子亲,夫妇顺”这三句话时,可以讲讲这几句话在后世不良的演变脉络,让学生了解所谓的“糟粕”究竟在哪里,从而学会辩证思考,并培养独立自主的判断能力。但万不能“一叶障目不见泰山”,甚至自断“民族文化根脉”,“自毁长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