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若明妃远嫁,决并辞幽,朔漠连亘,青冢独留……”这是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新闻与文化传播学院中文系1301班李灿创作的《怨赋》片段。近日,他和另一名大四学生分别以自己的原创文学作品代替毕业论文顺利通过答辩,成为该校的首创。(6月6日武汉晚报)
用文学作品替代毕业论文,无疑是为高校固定化的考核模式做减法,为人才培养的不拘一格做加法。能够通过文学作品,完成结业考核,也利于文学功底较强的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特长,下笔生文,而不必再去面对论文,搜肠刮肚,难为无米之炊。
大胆地使用文学作品代替毕业论文,学校的行为值得称赞。然而,尽管这种做法为人才培养的模式打开了一扇门,但显然这道门庭不是谁都能自由洒脱地出入的。比如《怨赋》的铸成,就需要有深厚的文字功底以及文字专业背景等,否则只能望洋兴叹,追之莫及。
学校出于多方面考虑,也对文学作品代替毕业论文作出了要求,比如内容不少于一万字,要有符合论文规范的创作阐释,还要结合创作实践,对所提交的文学作品从创作背景、构思、立意等方面与同类作品的比较,最后还要从作品特色与创新以及不足等方面进行理性思考和论述。所以,这种考查形式,对学生的思辨能力、文学创作能力要求都很高,其难度不亚于毕业论文对一般学生的“高山仰止”。
毕业论文作为一种通行结业考核办法,之所以一直存在,有其合理性。写作程式的严谨,把关标准的可量化,包括导师与答辩学生的人数比失调等,不同的因素作用其中,使得各个高校一致将考核方式瞄准论文。
其实,部分院校在论文考核办法上,也有一些符合规范的“小动作”。比如有的院校,对于本科期间在本学科专业内重要期刊发表论文的学生,甚至会直接安排其进入答辩。但诸如此类的结业考核方式在一些方面还是不够灵活,甚至很多院校不得不继续守住和“毕业论文”一样的底线要求。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的尝试,除了考查形式的更改,在考查标准上,也和论文重思辨、强调内容扎实,思路清晰等要求如出一辙。这种做法值得推而广之,但也存在一定的难度。且不说门槛较高的文学创作,不是谁都能掂量得来,单就如何像“原毕业论文”一般,不放松结业考核要求,不降低标准,还能最大化地覆盖学生兴趣,最终达到不拘一格地考查人才,是极需要学校拿出非凡的勇气、持之以往的毅力,做好校内特色优势资源的调动、倾斜与组织配合,这无疑会耗费大量精力。
“新毕业论文”的确能给人才培养模式撕开一道“口子”,这一点有目共睹,但出台更具创新性的考核办法,在人才培养模式上不断砥砺,开放探索,高校有关部门还可谓是任重道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