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谁给了校长挥霍助学金的权力

江苏灌云县一所普通农村中学校长以公款旅游、吃喝的形式将每生每年1250元,共47万贫困学生助学金挥霍一空。(4月18日中国纪检监察报)

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来说,每人每年1250元是什么意义?它意味着学业的延续,如报道中的中学,因校长的贪污,有的孩子就辍学了。可国家对贫困生的这种助力,却变成校长等少数人的私人财产,继而成为各大景点的门票、高档烟酒、高级餐厅的消费,成了满足个人物质私欲的经济来源。

在斥责这样的无良校长时,我们不禁要问:为什么在长达三年的时间内,该校长的行为没有受到班子成员、学校师生、教育主管部门的质疑?为什么纪检监察部门没有起到应有的监督职责?为什么校长能“看心情办事”?如何才能制止类似事情的发生呢?

现行许多地方中小学都实施校长负责制,校长负责制赋予校长办学的领导权、处置权等权力的同时,也要把校长的种种权力置于阳光下,关进“笼子”里,发挥集体领导的优势,降低“家天下”“一言堂”的概率。

第一,完善职责分工,严肃问责。有位就有责,学校管理中要明确职责分工,本着谁分管谁负责的原则,对学校各项事务进行分解。不能有位无为,将所有的工作均指向校长,凡事请示汇报,校长喜好的便干,校长厌恶的便躲。同时,强化工作纪律与问责力度,对不作为、乱作为、胡作为的要严肃问责予以必要的震慑。这样做的目的主要是为了让班子成员发挥各自工作职能,分散校长权力,使权力不过度集中于校长一人,形成良好的监督机制。

第二,严明财经纪律,严格监管。学校的财务工作人员有会计、出纳、后勤领导、分管校长、校长、财务监管小组等。但在实际操作中,往往集中于出纳和校长身上,出纳有提现的权力,校长有签字的权力,这二者结合即能完成账务所有环节,其它似乎成了摆设,无法发挥真正作用。这种情况下校长便能毫不费劲地实现用钱的目的。鉴于此,有必要明确财经纪律,完善账务流程,严格执行钱账分开、多人签字的制度,还要强化财务监督小组的职能,赋予参与财务工作、监督财务工作的权力,对学校账务定期、不定期予以检查监督。与此同时,上级部门不能只负责划拨经费,还要监督经费的使用情况,事前、事中、事后监管一个环节也不能少。

第三,提倡公示制度,阳光透明。学校财务及学校重大事件要及时向师生、家长、社会公示,讲明情况,阐明政策,自觉以这种方式接受监督。许多贫困生不知道有贫困助学金,这是一种信息的不对称,不知道自然就无法知晓校长在花自己的钱。试想,如果上级教育部门在确定贫困生名单后及时予以公示,这笔钱校长能轻易地挥霍一空吗?显然不可能,正是因为信息的不对称才给了校长可乘之机。

第四,减少流通环节,防患未然。对于贫困生助学金等专项资金,上级在划拨资金时完全可以省去学校环节,学校只需提供受资助学生花名册和个人或监护人银行账号,经审核后由上级部门完成划拨即可,这样既减少了资金的流通环节,也加大了资金的安全系数。

第五,强化财务监管,创新形式。学校财务工作自觉接受上级部门的监管,而这些部门也不能等校长变动时才对学校财务进行审计、监管,后事后觉。要采取交叉检查、专项审计等方式对学校财务进行监管,特别是对涉及学校的惠民资金,更要专列账户,专款专用,不允许挪用,更别说是侵占。适时检查不是扰民,更不是剥夺校长的财务使用权,而是一种无声的震慑,规范财务工作,发现财经问题,减少校长犯错误的可能。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谁给了校长挥霍助学金的权力  助学金  助学金词条  挥霍  挥霍词条  校长  校长词条  权力  权力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