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卫生部曾公布一项调查数据,数据显示:自杀在中国人死亡原因中居第5位,15岁至35岁年龄段的青壮年中,自杀列死因首位。大学生自杀事件频发,在引人扼腕的同时让人深思,应该如何预防自杀事件的发生,家庭、学校、社会又应当承担什么角色?又该由谁来承担责任?(4月23日法制日报)
近两年,大学生坠楼、烧炭、割腕等自杀案例刺痛了人们的眼睛。不少网友直指学习压力大、校园网贷、失恋、家庭突遭变故等是大学生选择自杀的动因。但这些现实生活中普遍存在的困境,充其量只能算是大学生自杀的诱因,因为,大学生自杀的原因虽然错综复杂,但心理脆弱是“共性”。
已经具有完全行为能力、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大学生为什么心理会如此不堪一击?有专家认为,两个因素不容忽视:一是一些大学生缺失生命敬畏意识,才选择用结束生命这种极不负责的方式来解脱痛苦;一是教育很少关照学生健康心理的养成,以至于他们的意志品质就形同一张薄纸,一捅就破。由此看来,大学生频繁自杀,是教育出了问题。
大学生自杀,学校必须“担责”。这个责不特指事后追责,而是指学校必须承担预防之责。预防是防止一切悲剧发生的根本途径,预防大学生自杀,必须追本溯源,补齐心理健康教育和生命教育的短板。这个责任只能由学校教育来承担,这是教育的本质特点和职业使命决定的,不是过度放大教育的功能,也不是为社会和政策揽责。
学校教育必须考虑从分数教育中寻求突围,挤出一点点时间,对学生进行专门的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在现行教育体制下,只有分数能够给学校和教师带来利益保障,但教育学生珍爱生命并帮助他们养成坚毅的意志品质是教育的责任,教育应该释放这种“为学生谋永福”的担当。
教师是人类灵魂的工程师,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恰恰是“塑造灵魂”之必须。视生命如儿戏,没有承受失败、挫折等一切外部困境的心理能力,这样的灵魂是不完整的。学校教育必须将生命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视同“娃娃课程”,从小抓起,坚持不懈,努力做好“一张白纸能画最好最美图画”的灵魂塑造工作,也必须通过切实的心理干预做好“灵魂伤痕”的修补工作。教师应该时刻观察学生的情绪波动,防止突如其来的诱因击垮学生的心理防线。
教育不能总是处于“被血淋淋的事故敲醒头脑”的被动状态,做一些亡羊补牢式的事后补救。预防学生自杀悲剧,尤其需要十分的主动和警觉。唯有学校教育清醒起来,才会多些生命的喝彩,少些生命的悲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