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广西扶绥县渠黎三中通过发放1.5—2.5公斤不等的猪肉的方式,奖励上学期期末考试成绩优异的学生。对学校这一做法,网友纷纷点赞,认为接地气、实惠。渠黎三中陆校长表示,猪肉当奖金能够增加学生自信,学校将会继续实施下去。(3月1日《南国早报》)
与那些动不动发放几大千乃至几万的“土豪”学校相比,发放三斤猪肉作为对优秀学生的奖励,不仅仅显得有点小家子气,甚至有点“土气”。学生的辛勤付出,显然不是三斤猪肉就能犒劳的。不过,也别忽视了这三斤猪肉的激励作用,毕竟,对当下的“00后”而言,越有新意、越有趣的激励措施,反倒比发获奖证书更能深入人心。
此举并非原创,而是在效仿其他学校,但对民众而言,多数人是持正面评价。这首先是因为,教育的发展不均、学生的素质有别,学校不都是能拿出一大笔钱来对学生进行物质奖励。更何况,额度过大的现金奖励容易变了味,更像是与优秀学生的一种交易。其次,在当前的教育语境下,教育环境在变,学生心理也在变,如若依旧延续传统的发放证书、文具等奖励,抑或只是简单的一句口头表扬,很难再对学生起到应有的激励作用。因而,对激励方式进行与其俱进的创新,更加契合了当前学生的发展实际,自然会受到民众的认可。
再说这三斤猪肉,虽然价值不大,并且容易被好事者诟病以安全、卫生等隐患,但对一些品学兼优的贫困学子而言,三斤猪肉足够其改善几顿伙食,这与部分经济不很发达地区的教育实际相符。另一方面,对学生家长而言,收到学校发来的猪肉,自然是烹饪好后全家一起分享,这又客观上促进了家长与孩子之间的交流。再者,通过如此接地气的奖励方式,也有主于激发学校的活力,使得学校更加注重对学生自信心和好奇心的引领,从而助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站在不同的角度来审视这三斤猪肉,势必会得出不一样的观点。但对学生的激励,无论是物质激励还是精神激励,都应当遵循几个原则,一要让学生从中增长自信,不断上进。二要避免适得其反,从而引发不良的导向作用。三要关注学生的实际,真真正正的接地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