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争创“双一流”,不少高校不惜血本到处“挖”人,只认钱不认情的流动让许多高校头疼。日前,教育部深化高校教师考核评价制度改革经验交流与研讨会举行,来自全国31个省(区、市)的教育部门领导和来自75所部属高校的分管校长参加研讨。部分高校呼吁,相关部门要出台政策,规范人才的流动。
客观来说,这场硝烟四起的“挖人大战”并非近事。自2015年8月,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审议通过《统筹推进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总体方案》以来,“双一流”建设已在我国高等教育界展开。在该方案驱动下,新一轮学科和人才的竞争在高校间日趋激烈,各校都在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甚或竞相开出“天价”科研启动资金和颇为可观的福利待遇,以广徕高水平学术人才。
令人不胜唏嘘的是,“211工程”“985工程”建设中的身份壁垒刚被打破,新墙却又耸然筑起。一流的办学实力、一流的师资队伍、一流的科研水平,这些默认的评估标准渐渐又成为高校界新一轮竞逐的筹码。但必须正视,“挖人大战”对于中国整体学术水平的提升几无裨益,反倒易于助长高校在教研职能以外的攀比之风。在某种层面上,这也将逆向促动教育部门重新审视既有的评估体系,进一步商榷和划定“双一流”遴选标准。
大学有三大核心功能: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社会服务。笔者认为,高校的终极使命有且只有一个,即人才培养,而诸如科学研究、社会服务,都是为人才培养服务的。脱离了人才培养这一核心要义,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都将失去存在之根本。故此,在推进“双一流”建设的进程中,应将“育社会英才”纳入到高校建设方案及具体考核,而不是一味求才若渴,迷失于教学和科研两条主线之中。
教育学者熊丙奇曾指出,科学研究和社会服务,只是大学进行人才培养的“副产品”。就此观之,“挖人大战”舍其本而逐其末,确不如实实在在以人才的培养作为实现“双一流”的刚需,将更多经费投放于教学活动,造益广大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