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我到某校参观学习,经过一间教室时,听到一个老师对学生说:“谁再调皮,就把他关进黑屋子里;谁再讲话,就把他的舌头割掉。”
这是老师教育学生吗?
我知道,该老师只是恐吓学生,她不可能把学生关进黑屋子,更不会把学生的舌头割掉。但是,我仍心有余悸。教师的话语虽不是一言九鼎,但在学生心中的分量是很重的,甚至犹如圣旨。假如学生信以为真,他们会有怎样的反应?假如教师不能兑现自己的“承诺”,学生又如何信任老师?
在日常生活中,不难看到这些恐吓的情景。在家里,家长恐吓孩子:“你再不听话,妈妈就不要你,把你送给别人。”在幼儿园或小学低年级,老师恐吓学生:“你再不听话,老师就揪掉你耳朵。”即使在中学的校园里,也有老师恐吓学生:“你再打架,就请求学校开除你。”凡此种种,不胜枚举。
不可否认,许多孩子十分顽皮,“油盐不进”,屡教不改。对于这类孩子,老师不能惩罚,也不能体罚,无奈之下,只有采用恐吓的方式,吓唬他们,以求一时的安宁。可是,教育是唤醒、发现、影响,而不是恐吓。
恐吓是一种语言暴力,其目的是控制孩子,钳制孩子,而不是唤醒孩子,促进孩子成长。被恐吓的学生虽然没有受到“皮肉之苦”,但是经受了“精神之虐”。恐吓带给孩子恐惧感,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妨碍孩子的个性发展。因为,心灵之伤比皮肉之伤更难愈合。孩子如果经常受到恐吓的刺激,难以承受恐吓带来的恐惧感,就有可能做出过激的举动。这样的悲剧曾经发生过,不应淡忘。更为严重的是,这些孩子为人父母或为人老师后,可能也会效仿父母或老师的做法,采用恐吓的方式教育他们的孩子。一旦恐吓像病毒一样传播或传染,则伤害着一代又一代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师要像对待荷叶上的露珠一样,小心翼翼地保护学生的心灵。晶莹透亮的露珠是美丽可爱的,却又是十分脆弱的,一不小心露珠滚落,就会破碎不复存在”。学生的心灵需要家长和老师小心翼翼地保护,恐吓不应成为教育孩子的方式,至少不应成为教育的常态,无论是在家庭中,还是在学校里。
虽然教育的功能是有限的,但是教育的方式方法却是无限的。陶行知奖励“用砖块砸人”的学生四颗糖,苏霍姆林斯基奖励摘花的女孩两朵玫瑰……这些国内外的教育故事,都是教育孩子的经典案例,值得借鉴和效仿。面对屡教不改或“油盐不进”的孩子,即使不能像陶行知、苏霍姆林斯基等教育家一样机智而巧妙地处理,也要控制好自己的情绪,冷静处理。毕竟教育是一朵云推动另一朵云,而不是一道雷电刺激另一道雷电。
事实上,恐吓是父母或教师情绪化的表现,缺乏理智和冷静,缺少方法和智慧。教育“去恐吓”,需要父母和教师苦练内功,提升修为,精通育人之道,掌握育人之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