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人们对校园暴力的关注与日俱增。校园暴力“被看见”是社会之福,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问题不被关注就谈不上解决。
美国社会学教授威廉•A•科萨罗在《童年社会学》一书中也提出要重新关照童年。作者认为,童年对于每个人都是珍贵的,童年故事也都会被铭记一生,每个人一生的成长都将深深印刻着童年的烙印,儿童不仅仅是建设自己的童年,还积极为构建成人社会添砖加瓦。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童年,每人都有获得一个美好童年的平等权利,所以,对于生活在校园暴力下一些不幸的孩子,观照他们的童年尤为紧迫。
我们可以看到,随着自媒体平台的崛起,越来越多的欺辱视频被广泛传播。公众对欺辱行为不再盲视,但问题也随之而来。互联网的传播效果惊人,一段段惨不忍睹的欺辱视频被上传之后会有多少浏览者效仿?这会不会带来更多的不幸?
此外,对于如何治理校园暴力,我们至今尚无行之有效解决机制。校园暴力发生以后,有的受害者选择能忍则忍,一些学校害怕事情闹大能压则压。校园暴力显然已经足够严重,刻意掩盖会酿成恶果,但这是否不意味着我们要实行“零容忍”的极端政策?
校园暴力问题上已经呈现出的多方面的矛盾:互联网上曝光与被模仿间的矛盾,对于施暴者是教育还是惩处间的矛盾,法律构建过程中“适度”和“过度”间的矛盾,凡此种种,催促我们尽快寻求解决之道。
威廉•A•科萨罗在这一点上保持理性,他认同波特关于“家长、老师、辅导员和其他人需要用更加宽容的心态来对待孩子的攻击行为”的观点,也支持用必要的法律强制力对此类行为加以震慑的观点。从国外的经验来看,“法律震慑”和“判后教育”已经成为目前最有力的解决方法,从国家层面开展专项治理也是大势所趋。但我们不能止步于此,一切有益的尝试和探索都不能停止,尤其是对于孩子的童年问题。
威廉•A•科萨罗的细心之处在于,他敏锐地观察到了另一个关于欺辱行为和高度攻击行为背后的现实:大多数儿童并不参与,也不容忍这种行为。既然大家都不容忍的行为,校园暴力为何频频发生呢?
“成人通常以守望未来的心态审视儿童”便是可能的一个答案,我们不断以成年人的角度去看待校园暴力,习惯于关注事物的黑暗面,先入为主地认为只有研究和解决欺辱行为本身,才是维持公平正义的方法,而不从根源上拓宽思考。作者也在追问,童年社会中同伴之间到底有怎样的矛盾与联系?从关怀者的角度去观照童年,也不能忘了童年的主体是孩子,他们是否也能学着像关怀自己一样去关怀同伴的童年呢?如果不是,教育该怎么去引导?
同伴关系的紧张和家庭教育以及生命教育的缺失不无关系。作者在书中也提到,教育孩子好像一直被习惯认为是父母的私人问题,学校不愿“过问”,即便在美国,上过儿童、儿童发展、儿童关怀或儿童养育方面的课程的家长也并不多。所以,协调好同伴之间的关系,生命教育、自然教育、为人父母之道的教育,这些都不能缺席。
从多个方面关照童年,重视童年生活中的问题,校园欺凌问题即便不能根除,也能得到有效缓解。我唯一害怕的是,我们不再愿意相信人性的关怀是最有温度和厚度的感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