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报道,北京市教委启动中学教师开放型在线辅导计划试点。根据计划,北京市将面向全市中学教师招募在线辅导教师,率先为试点的通州区31所学校的初一、初二学生提供在线教育服务。(11月28日央广网)
近年来,各级教育主管部门明令禁止在职教师有偿家教行为,教师办班补课现象得到了根本性的遏制,教育风气明显好转。然而,治理教师补课,并不等于家教市场的消失,社会对家教市场的需求依然强烈。教师有偿补课的退出,伴随着社会家教市场的疯狂进入。一些课外辅导机构,趁机做大做强家教市场,吸引大量学生前去补课。这些课外辅导机构良莠不齐,鱼龙混杂,师资水平与教育质量很难保障,不但扰乱了家教市场的秩序,而且不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破坏了正常的教育生态,甚至影响了学校教育。
治理教师有偿家教行为,并不是全面否定家教,而是全面整治教师因有偿家教而牵扯的师德问题。事实上,教师在正常的教学时间之外,通过自己的劳动获得正当的报酬,顺应市场运作规律,也是多劳多得、按劳分配原则的重要体现。只是这个市场应当得到全面规范,杜绝因职业特点而关联的腐败因素,影响或者损害学生的利益,造成家教行为的异化。
每一位学生的知识基础、学习能力、发展程度是不一样的,在大一统的学校教育中,很难保证每一位学生都能获得充分的发展。同一知识内容,可能有的学生“吃不饱”,需要增加教学的难度,实施拓展性训练,获得更高层次的辅导与教学跟进。而有的学生则可能“吃不消”,造成学习的滞后,如若得不到及时的辅导,那么,日积月累,也就有可能与其他学生渐行渐远。基于这样的实际情况,针对每一位学生的发展特点,实施有针对性的辅导,保证每一层次的学生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应当是个性化教育的应有之义。
学校教育过多强调“统一”,忽视学生的个性,这恰恰需要有差别的个性化辅导,通过课外辅导机构,给予不同层次的学生以不同的教育补充。在线教育服务,正是顺应这样的教育均势,满足这样的教育需求,是教育“互联网+”的全新产品,更是信息化时代中,网络教育对现实教育的有效补充。
在线辅导不仅是教育个性化辅导形式的创新与升级,而且通过网络透明的方式,规范了家教市场,使家教辅导有序化与理性化,这无论对于学生,还是对于教师,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学生在在线辅导中受益,教师在网络平台中发挥了专长,提供了智力支持,也获得了相应的报酬补助。
当然,在线辅导作为新生事物,如何与现实有效对接?如何规范传统家教的弊端?如何引入科学有效的评价机制?如何杜绝家长与学生的盲从?如何建立完善的报酬机制?这些问题,都需要逐步的探索,也需要在今后的实践中不断总结与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