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市22所小学今年将启动马术公开课试点,这些小学的三年级以上学生将率先体验课程。马术公开课试点内容包括开展教学、编写标准教材、制作公开课件等。试点学校以学校操场为基础,提供马术公开课场地。公开课的课程设置为校内教学三个课时、校外体验一个课时。对此,舆论反应不一。有网友认为马术运动花销昂贵,容易造成公共教育资源浪费,存在“面子工程”之嫌。同时,学生安全问题也难以保障。也有网友对马术公开课试点表示支持。(9月6日 新华社)
启动马术公开课试点,可以“培养学生对马术的兴趣,激发学生参加马术运动的热情,掌握马术运动的基本技能和方法,达到素质教育从各方面贯穿校园的目的,为学生体教结合、全面发展奠定基础”;通过马术公开课,还可以“进一步探索学校马术运动普及的创新模式和校园兴趣课程创新的新机制,组建高水平青少年马术运动队,培植一批积极参与马术运动的特色学校和培训基地”。就此而言,这无疑是一次有益的尝试与探索。
但是,启动马术公开课的前提是,条件要具备,时机要成熟。就目前而言,有些学校还不具备开设马术课的基本条件,硬件设施和师资水平尚未达标。为此,武汉市明确,马术公开课有困难的试点学校,可结合自身实际和条件,与相关单位共同协商解决方案,完成教学任务。
资源共享,合作办学,借力发力,是解决优质教育资源不足的路径之一。但是,完全依赖于“外力”,采用“借鸡生蛋”的方式启动马术公开课试点,未必可行。
学校的课程建设,特别是特色课程的开设,要因校制宜,充分考虑学校优质资源的挖掘和利用。如果不顾校情,在学校不具备开课条件和能力的情况下,采用“借鸡生蛋”的方式急于“上马”,如此急于求成,反而会欲速则不达,导致马术公开课试点成为“烂尾工程”,造成公共教育资源浪费。
其实,马术公开课试点急于“上马”的问题已经显现。一共4个课时的教学与体验,教学任务虽然能够完成,但教育质量难以保证。学生能否坐稳马背尚且是一个问题,更遑论激发兴趣和掌握基本技能了。马术公开课的深入需要足够的时间支撑,“蜻蜓点水”式的教学体验难逃“面子工程”之嫌。
因此,在现有条件下,启动马术公开课试点的可行性还需进一步论证。但总的来说,参与马术课试点的学校和学生宜少不宜多,该课程推广的速度宜慢不宜快,以防“数字好看,质量难看”。学校可以先将马术公开课作为选修课,或作为社团活动,吸引部分有兴趣的学生参与,等时机成熟时,再将其作为必修课普遍推广,让更多的学生参与其中,让马术运动逐步普及。如此,或许更符合马术运动的推广原则和学校教育的基本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