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9日,是上海理工大学的大事,该校举办了“致敬历史,开创未来——上海理工大学建校110周年‘致敬历史’”的主题校庆活动。为了迎接110周年的校庆,学校从年初就开始启动筹备活动,在近一年的时间里,举办了围绕师生的各类学术和文娱活动,校庆当日,不少校友都回到母校,以多种方式为学校庆生。(10月31日中国日报网)
高校校庆流行“五年一小庆,十年一大庆”的说法,每逢十年校庆,更显隆重。近年来,时常有一些高校因为校庆过于奢华,体现出较浓的“官场味”,教授、学术及普通师生的地位没有到彰显而被媒体披露。上海理工大学这次“百年又十”校庆,庄重但不奢华,打的是“文化牌”。
该校校庆的学术活动,除了理工类的讲座和论坛外,人文社科的“沪江讲坛”,也邀请了不少名家传经讲道,笔者也参加了其中的一些,颇有斩获。同时,学校组织全校师生及各地校友开展了丰富多样的文化、体育和艺术活动,如话剧、摄影和演讲比赛、音乐会、艺术作品展、宣传片、主题征文及“健步行”等,都融合了学校的古朴的校园风景、深厚的文化积淀和鲜明的办学特色,师生参与度高,给人们呈现的是一道道文化大餐。
好在,该校的确有在文化上做文章的底气。上海理工大学办学文脉源于1906年创办的沪江大学和1907年创办的德文医工学堂,经历了五十年代的院系调整,九十年代的高校扩招和合并、部委高校划归市政府管理,还有世纪之交的国家和市级重点与非重点院校的划分等阶段。其历史也是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史,可谓历尽沧桑与繁华。一批学术、文艺大师和沪江大学老校门、宽阔的林荫道、以哥特式建筑著称的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群及沪江国际文化园等标识,是时间抹不去的宝贵精神财富。
这种精神内核,已经超出了人们对高校应有大师和大楼的期盼和要求。在学校“上理精神”专场讨论会中,宣传部长叶磊老师指出,上海理工大学不仅有110年的历史底蕴,更有“上理精神”,即“爱国明志,和合共生”的办学传统,“术业精进,经世致用”的价值追求,“崇真求实,守正出新”的学术理想以及“自强不息,止于至善”的精神品格。上海理工大学的系列历史变革,受到各种各样的因素影响,唯有学校的文化氛围和精神气质,随着时间的步伐日益强盛,熏陶着一届届学生的心灵。对于具有百余年办学历史的高校来说,这种精神的确有必要悉心挖掘。
我国近代高等教育的发展相对国外来说较迟,大部分高校的办学历史都较短,有100年办学历史的高校占比寥寥。上海理工大学“百年又十”校庆,主打文化牌,对学校的精神和文化内涵加以概括和适当宣传,对其他高校举办校庆而言,无疑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高校最基本的职能是“人才培养”,作为大学“基因”的文化和学校精神,仍然是促进学生成人成材的核心,也必将会成为高校胜出的王牌,教化学生继往开来,砥砺前行。
当然,要让学校的历史底蕴和校园文化成为高校发展的“助推剂”,必须重视文化的育人作用,从管理上下功夫。既要不断传承和挖掘其历史价值,又要与时俱进,创新校园文化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不断赋予学校历史与文化以新的时代价值,确保这些内容体现在学校管理和育人的细节中,渗入师生的一言一行,让学生们耳濡目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