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好知 kuaihz

“缩减招生数”未必能提升自主招生公信力

据了解,今年90所试点高校自主招生报名人数为16.2万人,比去年减少近30%;通过高校报名初审的人数为7.8万人,比去年减少60%;经高校考核确定的入选资格人数2.28万人,比去年减少44%。(8月2日中国新闻网)

尽管公众对自主招生期待颇高,但认同度不高,甚至说是比较低。有调查显示,61.4%的受访者认为自主招生不公开透明,留下腐败空间,56.7%的受访者认为其“已经异化成看钱看权招生”。近年来频现报端的一些高校自主招生的负面新闻似乎也在佐证这一点。

“报名人数减少、通过初审人数减少、确定入选资格人数减少”被有关部门总结为“三个大幅减少”,更被认为“是今年自主招生改革定位更加清晰,自主招生整改工作成效更加显著”的结果,充分体现了专家为主、集体决策、多重监督等整改成果。自主招生公信力能靠“缩减招生数”维系?一些高校在自主招生方面的制度设计缺乏科学性和合理性,导致人才评价标准弹性较强且缺乏有效监督,给腐败行为留下了空间,严重损害了高考招生的公平公正。就笔者的看法,“缩减招生数”似乎验证了高校自主招生改革陷入停滞不前的境地,回避了民众对高校自主招生改革的期待,没有针对民众意见和社会质疑进行救治。

自主招生与公众期待有所偏离时,就必定会产生问题。要打消公众的怀疑和不信任情绪,更重要的是重塑制度的公信力

在一个公信力正常的社会中,任何制度的缺陷都有获得补救的机会,而一旦公信力匮乏,任何制度的推行和认可都将成为无稽之谈,甚至成为特殊阶层获利的工具。对自主招生来说,也不例外。

国家应出台高校自主招生信息公开办法,切实公开参加自主招生的高校招生名额分配原则和办法、学生报名资格条件、自主招生程序、结果公示以及其他信息,满足公众对自主招生公开、公正、公平的监督要求。要规范高校信息发布制度,如“详细列出每一名录取考生的姓名、中学、测试项目及成绩、合格标准、录取专业及优惠分值等信息”,利于考生、社会和政府的监督,防范腐败。当下,最重要的是将自主招生置于阳光之下,以消除自主招生公信力危机。

本站资源来自互联网,仅供学习,如有侵权,请通知删除,敬请谅解!
搜索建议:招生数  招生数词条  公信力  公信力词条  缩减  缩减词条  未必  未必词条  自主  自主词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