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新京报刊发两版独家报道,以一位接受近十年“读经教育”却连识字都成问题,深感前路无着的少年为典型,起底“读经热”这种反体制教育试验的失败,勾勒出一条以台湾教授王财贵为主导的读经教育产业链,引起舆论关注。
关于“读经运动”的争论,可谓由来已久,众说纷纭。简而言之,读经固然是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方式之一,但如何读却大有文章可做。通常情况是个体在课余诵读,最多是学校层面推广,很少有人会选择脱离学校教育,完全投身于“读经”。这些数以千计的“全日制读经”的学生,相对数字或许不引人注意,但绝对数字却不容小觑。而且,站在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高度审视,他们的遭遇也正是“国学热”潜藏问题的典型体现。倘若放任自流,使得优秀传统文化被不科学的纯读经方法污名化,将会对传统文化的重建带来沉重打击。
在报道中,大多数从读经学堂出来的学生,都对经书产生了严重的抵触情绪,甚至表示余生再也不愿接触和国学有关的任何东西。十年读经,最终厌恶到如此地步,不能不说是所谓的“国学教育”的彻底失败。之所以如此,看看其读经方式就不难明白:“只管读,不要管懂不懂”;平均一天读经6到8小时,“包会背诵30万字”;居于深山,无电无网,与经书为伴,接近清修……这不就是一个活脱脱的“读经集中营”吗?
传统文化不是一种死的知识,而是智慧的结晶,需要人生的历练才能真正有所体悟。弘扬传统文化,关键在于如何切合学生的身心特点进行深入浅出、通俗易懂的解读,进而引导学生运用传统文化中的智慧正确看待今日之人和事,养成“良好的行为规范、深邃的哲学思想、质朴的道德操守和高雅的审美情趣”。如此,传统文化才真正有生命力并让修习者受用终生。否则,即便背得滚瓜烂熟也只不过是小和尚念经而已,最终只能流于形式,无法真正领略精髓。而且,背得天昏地暗、死去活来之后,除了留下一堆干巴巴的词句之外恐怕还会有一腔懊恼和愤恨,进而对传统文化产生严重的逆反心理。这种严重有悖初衷的情形,已经成为摆在面前的严峻事实,如此戕人慧命,罪莫大焉!
诚然,弘扬传统文化需要静下心来领悟体会,但内心的宁静并不是单靠营造与世隔绝的环境就能强行达到的。那些已经接触过丰富多彩社会的现代孩子,怎能忍受经年累月的“禁闭”? 在当前的国学启蒙教育中,诵读经典无疑是主流形式。教学是分阶段的,思想也是如此。对于孩子们而言,不求甚解、摇头晃脑式的吟诵当然是国学学习的基本方式,只有先做到烂熟于心,才谈得上慢慢品味领悟。
诵读经典固然不可或缺,但若仅止于诵读那就是一种误区。如果罔顾教育规律强行推进“全日制”读经,这种一叶障目的自欺和虚妄不仅弘扬不了优秀传统文化,反而还会使国学教育走上“应试化”歧路,甚至走火入魔,无药可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