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天进入中国教育报刊社全媒体中心,就被安排进了感兴趣的舆情与评论部,暗自开心。
到现在为止,蒲公英评论上有9篇评论曾被我编辑过,有3篇原创评论是我自己写的,第186期的“透视”是我初步整理和撰写的。每天编发的稿件,在用词、态度、涉及范围和质量上,都和我平日在公众号上看的评论和学术论文、专著有很大的不同。除了对当下具体的教育问题有了很多了解外,透过这些作者的文字,我多多少少看到了当下我国小学、初中、高中教师的思想、写作水平。另外,通过自己写评论,也亲身践行了古希腊谚语“认识你自己”。
作者和编辑共同将蒲公英评论打造成了理性发表言论的平台,同一件事常引发不同的观点,作者们也常常见微知著。看得出来,大家都想将问题看得更深、更透彻,对当下的教育现状也提出了自己的看法和解决方案。这个平台所期望的,应该是让更多的教师能够在这里抒发自己的观点、了解别人的观点,在写作中明确、调整自己的教育观念,并在实际教学中身体力行,以此自下而上地推动我国教育事业的良性发展。但平台的受众数量较少,作者也是铁杆读者,影响范围较小,平台现在还处于发展阶段。
通过编发稿件,我发现或许是因为从事基础教育的老师更加注重经验的缘故,他们在文章里更注重解决方法,鲜少从理论的层次分析问题,我认为这和教师的阅读兴趣和知识涉猎范围有很大关系。像一些优秀的作者的文章中也会出现断章取义的问题。比如有作者在一篇原题为《暑假到了,给孩子补上“亲近自然”这一课》的文章中,想说明认识草木鸟兽的重要性,引用了孔子的“多识草木鸟兽之名”,而孔子的原意只是把这句话当作学诗的“附加值”,如此引用未免牵强。而另一作者在原题为《教育名人更当慎言慎行》的文章中,认为公共符号是公共标识,如此认知是有偏差的。另外,在说名人效应时,作者引用了克莱•舍基在《未来是湿的》中的两句话,“我们已经被戏剧性地联系在了一起”和“一则新闻可以在刹那间由一个地方扩散到全球,而一个群体也可以轻而易举地因合宜的事业而被动员起来”,这无法成为名人效应的有力解释。
教师若缺乏相关的理论知识,很难建立起稳固的知识体系,在实际的教育活动中容易迷失方向。所以,我认为蒲公英评论的“好书读评”活动应该更加大力地推行,让教师作者对理论更熟悉,不停地为自己充电,为自己积累,才会有独特的见解。
而自己写评论时,我则小心翼翼。在不停地检视自己的观点和文字时,才更加了解自己。“铁肩担道义,妙手著文章”,虽然这句话已不免落俗,但我在选择评论的题材和出发的视角时,确实想着担起自己的社会责任,虽然只是一点绵薄之力。逻辑漏洞更是不能有,一篇评论只有自圆其说,才有值得阅读、传播的价值。另外,如何恰当地使用文字、起标题也是一门学问。这些是我在为期4周的实习中学到的最有价值的东西。